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变 一(2/4)

有意见,那也只能和蔡邕辩论,和蔡邕这么一个大儒辩论,不是找死的行为吗。

“呵呵!”

孙权讪讪一笑:“正所谓能者多为,父亲难道就不想看着科举政策落实吗?”

“微臣自然是想要看到科举制度落实,开科取士,一视同仁,没有寒门士族之分,乃是微臣心中少有的理想,但是大王利用微臣的这一笔账,微臣心中可记住了!”

要不是这么多大臣在,饱读诗书,有些固执在礼仪上的蔡邕必须要给孙权这个君王留点面子,他早就翻脸发飙了,绝对不会微臣微臣说的这么咬牙切齿。

老泰山和女婿较劲,内阁的几个巨头也管不了,张昭他们也只能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大王,科举不是不可以,不过今年这一界,乡试和会试,是不是得放一放!”

半响之后,顾雍沉声的道:“目前乡野之间可没有会这么多读书人!”

孙权提出来的科举政策,是以明朝发展成熟的科举制度为根源,从乡试,会试,到殿试而分为三级。

不过如今虽然读书人已经不少,但是相比吴国庞大的疆域之下,却并不明显,还是处在一个稀有动物的阶段。

殿试倒是可以,但是乡试,会试,却有些不够成熟。

“孤也想过了!”

孙权点点头,道:“今年第一届举行的科举,毕竟只是过渡,还是要给那些读书读了一辈子的老不死点面子的,所以孤把这一届的科举制度和举孝廉制度结合了一下,乡试会试以举孝廉而代替,让地方儒者而推举出来,赴京考试,但是殿试必须要金陵城举行,公开公正,不得有任何的徇私之举!”

“诺!”

众臣闻言,皆然松了一口气,孙权能弄一个过渡期,已经算是退了一步,这么一来,加上蔡邕的影响力,这一项政策。落实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九成。

“第一届科举,张昭你可要重视起来!”孙权眯着眼,道。

“微臣明白!”

张昭想了想,才拱手的道:“这一次科举必须要有教育司亲自主持,而内阁,我们会排除蒯良次辅为辅助考官。而吏部尚书顾雍也为辅助考官!”

“此安排很好!”

孙权目光扫过三人,沉声的道:“此次科举,就你们三人负责,九月份京城开考,但是现在就要准备起来,至于考什么,你们自己决定!”

“微臣领命!”

蔡邕三人面容凝重,连忙点点头,躬身的行礼。

“朱治先留下。孤还有话说,你们可以回去做准备了!”孙权摆摆手,淡淡的道。

“诺!”

几人离开了御书房,朱治一人留了下来。

“君理叔父,刚才我们所说的只是文科举,你要负责的是武科举!”

孙权把武科举的卷宗递给朱治:“今年只是举行文科举,明年文武皆然科举选贤!”

“武科举?”

朱治一双铜铃般的眼眸看着卷宗上的记录,武人从军。他的神色凝重起来:“这不是军方的事情吗?”

“对!”

孙权点头,道:“所以你要代表内阁和军方做出沟通。武科举的学子将会成为军人,不过你也不要太着急,今年只是看看文科举的反应,武科举最少也要明天才举行,你还有时间,可以慢慢调和!”

“诺!”

朱治点点头。

————————————————————————————

五月是春夏交替。天气温和,六月却如火。

进入六月,天下平静的局势也开始的躁动,六月二日,马腾誓师长安城。北伐河东金国,号称出兵三十万。

关中局势大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