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与被坑(2/3)

“小阁老,你可是害苦咱家了。”谢慎蹙眉道:“怎么了?”“咱家去找到那杭州知府董產,将情况与他说明。那董知府给咱家保证说一定会把事情料理妥当。”“这不是很好吗?”“可这董知府,直接派出三班衙役把那些纵火焚烧织造局的商贾抓起来了。”呃......这个董知府,不是一头猪吧......这种事情越是声张越是难处理,他是怕天子不知道,故意闹得满城风雨?董知府能做到知府这个位置,至少证明其摸清了官场中的规则。这厮又不是官场菜鸟,怎么可能犯下这种低级失误。唯一能解释的就是,董知府是故意的。可是他为什么要故意坑张太监?难不成他和张永有仇?显然张太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他沉吟了片刻,试探着问道:“小阁老,咱家觉得这董知府似乎有意在坑咱家啊。”谢慎有些头疼的问道:“这董知府是什么时候调任到杭州的?他和张公公以前可曾有矛盾?”张永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董知府去岁刚刚调任杭州出任知府,之前是河南道监察御史。咱家与他并未打过交道啊。”这便奇怪了......莫不是这董知府是个枪手,在替某个不宜露面的大人物坑张太监?张太监一直盯着谢慎看,看的他有些发毛。谢慎心道冤有头,债有主,那董知府要坑你,你去把他坑回来啊,干嘛盯着我不放......但他也知道,是他叫张永去找董知府摆平此事的,看来张太监是想赖上他不松手了。“张公公不必焦急,在谢某看来,这其中恐怕有些误会。”“误会?那董知府明显是和咱家过不去啊。”张永又急又气道:“这要是传到皇爷那里,咱家便是泥巴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官场之中的事情,哪是说的清的。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虚虚实实才是王道。便拿这件事来说吧,可以认为是张太监的仇家要借题发挥搞死他,也可以单纯认为是董知府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如果没有搞清楚情况,就妄下定论,很可能起到反面效果。不过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董知府应该不是强项令那号的人物。如果是前一种可能性,便要抽丝剥茧看看什么人最希望张永栽跟头了。首先,张永是个太监,那么跟他有矛盾的就只有两类人,其一是文官,其二是太监。不太可能有第三种人,因为如果是宫中的贵人,想要捏死张永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完全不必假借董知府之手。那么,想要坑张太监的人就只能是文官或者太监了。二选一,绝不会有例外。如果是文官,倒是不难理解。毕竟文官和太监是天然对立的两个群体。在文官眼中,尤其是清流文官眼中,太监就是世间最让人作呕的一个群体。对这些阉人,他们就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恶心。张永不仅是太监,还是大权监,是著名的官搞的掉了虎牙,接下来文官们自然把目光放在了其余七虎中。谷大用虽然跋扈,但他执掌西厂,手里有如狼似虎的番子,不好惹。马永成虽然嚣张,但他执掌东厂,手里的番子比西厂的更凶残,不能惹。转来转去,似乎只有张永这个**监太监是软柿子......当然,这所谓的软柿子也是相对于谷大用、马永成而言的,本质上张永也是一个深得正德皇帝**信的超级大太监。如果是太监要搞张永,那就更好理解了。太监内部派系林立,各自立山头。就拿东厂督公马永成来说,他老人家和西厂的谷大用很不对付,这也导致东厂和西厂经常爆发小规模的冲突。甚至两厂在开展业务工作时也经常发生矛盾。只要是东厂拿的人,西厂的番子就会跳出来捣乱。同理,西厂要拿人时,总能看到闻讯赶来的东厂番子。张永虽然不在东厂、西厂这样的是非之地,但也是大内排名前三监司的大档。**监太监,掌管提供的是天子所需的一切用品,你说这个监司重不重要?除了司礼监,御马监,就数**监最显要,无数太监盯着这个位置,张永被人暗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这个世上得红眼病的人不少。他们不能显贵未必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