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15 新城(2/3)

烫的热茶水,吃着随身包袱里干硬得能把人的脑袋敲出大包的干粮。

在这一家人当中,年纪在四十岁上下,满面尘和倦怠之色的子,此刻他试探着跟自己的老爹打商量,低声说道:

“爹,俺听那茶馆里面的说书先生讲了,这大山里有大户正在招佃户。要不,咱也去碰一碰运气吧!”

身为一家之主,这名发色斑白的老农夫叹了口气,说道:

“唉,先等等吧!你三叔去了申州那边打听消息,兴许他能找到更好的去处。”

古人说,宁为太平犬,不作乱世人。

在坎坷命运和艰难生计的双重压力下,这名年迈老者的面色显出不健康的灰白色调。或许他自己心里很清楚,这年头不管走到哪里也难以寻找到一片乐土。即便是他们目前计划前往投奔的申州,说到实际状况也未见得就比老家那边强出多少。话虽如此,霍山中妖怪吃人的可怕传说是周边各郡县人们从小听着大的经典恐怖故事,论及凶威之盛,完全能起到止小儿夜啼的功能。但凡还有一线其他选择机会,老者始终不愿意带着全家老小往那个凶险万分的虎口里面讨生活。

不仅是这位带着全家投奔亲戚的老者怀着如此想法,对于前往霍山中定居的新奇倡议,因前不久那场急雨而被迫逗留在茶寮的其他难民,他们也无不是犹豫不前。

这些尚在迟疑之中的灾民谁都不曾留意到,这座茶寮里的掌柜和伙计,以及说书先生一干人等,默不作声地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彼此相互配合默契得就像是一个人的左手跟右手协同工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从身材到容貌各不相同的人,其实是林旭的化身所改扮,这间茶寮也是由他一手把持的宣传点。

按道理来讲,招募流民之类的些许小事,只需交代给手下人去做就行了。奈何林旭这位山神爷是新手上路,处处捉襟见肘,而且他手底下的班底太薄,这种活计指望不上呀!

如今,在林旭手下除去山神庙的两位裨将张昕、王良的相貌模样与一般生人无异,余下的那些阴兵鬼卒,一个个凶神恶煞不似人形,说它们是青面獠牙那都算夸奖了。

不问可知,如此恐怖的尊容若是拉上战场当炮灰倒是无所谓,不过用来搞公关那就太不合时宜了。

左思右想之下,林旭唯有舍弃了图省事的偷懒念头,专门放了几个化身在霍山北麓的光州附近。为此,他还特地寻了一处南北东西道路交汇的路口,建起了这么一座不起眼的简陋茶寮,权且充作对外宣传基地。这些化身承担的任务,不是从路人身上赚回每天那几大缸粗茶的微薄本钱,而是跟三五成群的过往流民大力宣传,鼓吹说在霍山深处有大户招募佃户,或者是说有哪家子虚乌有的工坊要聘请工匠回去。

自打前任霍山神三百年多前一去不返,霍山中的山民们也失去了来自神祇的羽翼庇护,霍山由此变成了妖怪们的乐园。

漫说是本来建在山中的村庄早已是片瓦无存,即使一些贪图药商许诺的厚利入山采药的药农,大多也是有去无回的下场。单以凶名之盛而论,这三百年光阴下来,霍山的恶名绝不亚于北邙山。正因如此,倘若搁在太平年间,纵然是林旭磨破嘴皮子,他也休想说服这些吓破胆的灾民进山定居。

现在的关键是形势比人强啊!谁叫目下这世道,已经是人吃人的光景了呢!

生在乱世之中,身不由己就成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无论是贫贱富贵,何等出身来历,清一色得提心吊胆过日子。不知多少人,头天有命躺下来睡觉,根本不知道自己明天早晨是否还能同样有头起床。在如此的险恶环境逼迫下,从前一贯被视作鬼域畏途的霍山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尽管多数听众都把林旭化身的吹嘘鼓动当成了耳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