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84 前哨(2/3)

今日起至月底丙午日之前皆是和日丽的好天气,林兄缘何有此一问?”

脸上露出奇异的表情,林旭此时所问非所答地说道:

“哦,我是在想东瀛那边为何没了动静?”

一听这话,敖平愈发摸不着头脑,疑惑地说道:

“那些大股的东瀛海盗都被浪掀翻船只下海喂了鱼,剩下小股的那些根本成不了气候,林兄忽然想起这事,莫非……”

“我亦不知,或许只是心血来潮吧!”

凡人动心有可能是因为一时错觉,反观神祇动心的话那就不妙了,往往意味着是某种预兆正在来临。

听到了这里,敖平也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

“哦,那倒是要格外当心了,不如等下我派员往东海一行,且看那些罗圈腿的小矮子是否有所异动。”

“也好,就这么办吧!”

秉承着一时之气运的天之骄子们,大家的资质差距是半斤八两,真要分出个高下,与其说各自凭着本事拼斗,倒不如讲是看谁的运道更强一些。

此战,陈凉和祝重发都是将各自的精锐主力尽出,万一输掉的话,几乎再无可能翻本,一战下来就能确定胜利者将成为江水流域的霸主,不远的未来或许将是一个赢家通吃的结局。

本能地感觉到对方可能是自己前所未见的生平大敌,无论是性格爽朗豪迈的陈凉,还是心思缜密思虑的祝重发,他们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轻忽大意。二人犹如两头争夺领地的食肉猛兽,在正式展开生死搏杀之前,凶狠而谨慎地试探着对手的底细,寻找着对方的致命弱点,两军每天发生在江水之上的小规模冲突就是这种刺探行为的外在表征。与此同时,在另外一条战线上,情况同样是忙碌不休。

随着吴侯祝重接到江州告急主动退兵,豫章城解围后,陈凉遣人给薛皋送了一封信过去。在信中,陈凉详尽阐述了双方的亲属关系,提出希望薛皋与自己联手消灭祝重发。

照着薛皋过往的火暴脾气,他肯定一早就点头答应下来。素未谋面的堂妹夫陈凉好歹也是自家人,祝重发又险些要了薛皋的性命,这种时候该出手帮谁难道还不明显吗?然而,事情并未照此发展,薛皋召集了手下们议事,刚一提出接受建议,当即遭到叶飞的强烈反对。曾经割据鄂州的叶飞被兴汉军打得丢盔弃甲而逃,好不容易夺占的地盘也丢了个干净,多年辛劳尽成空妄。要不是秉承收钱办事的原则,这方面职业道德不错的妖道任天,念在合作一回的份上出手顺带救了他,估计这当口叶飞的骨头都能打鼓了。

在这次会议中,叶飞明确反对薛皋出兵的理由不是他跟兴汉军的积怨甚深,叶飞旗帜鲜明地提出有坐山观虎斗才是上策。

跑去加入陈凉一方,今后只能成为附庸势力,搞不好的话还会变成炮灰。姑且不说日后的情况如何,即便是在眼下也不会被人看重。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一场血战下来,不管是谁输谁赢,赢家也必然元气大伤。于是,叶飞奉劝薛皋先袖手旁观,以取鹬蚌相争后的渔翁之利。若是陈凉取胜,薛皋念在自家的香火情份不愿意与他兵戎相见,届时率领全军投靠势力大减的陈凉,也算是雪中送炭之举,远比现在满口答应的好处多得多。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位堂妹夫陈凉是何许人也,薛皋兵败负案在逃,他没亲眼见过。

现如今,仅凭一封书信就主动投靠过去,这事严格推敲起来也的确不太靠谱。况且,人称小霸王的薛皋本就不是甘居人下之辈,在叶飞的劝说之下他很快改变了主意,寻了一堆借口搪塞拖延时日。当收到了薛皋的回信,稍作推敲陈凉就明白了薛皋的态度如此消极,对此他虽觉得齿冷,但也无可奈何。幸亏陈凉从开始没指望薛皋能帮上什么忙,此时也谈不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