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章 七、年礼(1/3)

满族的新年,繁琐处也不亚于汉人的新年,而且自清兵入关后,两个民族互相杂居,风俗也渐渐趋同,而在奉天这个满人的大本营,倒还保留了一些旧时风俗。

自从秋天过后,城里各家各户都在腌制大白菜,贮存萝卜,采买各种过冬食品,还要准备红纸做窗花和福字,女孩子和小媳妇们都连夜赶制送人用的荷包。

张保家不但要准备这些,还要烦恼送回京城家中的年礼。往年送得不算丰厚,京里也知道奉天苦寒,倒没什么,但今年因奉天特制的精酒在关内打响了名声,卖得极好,京中就有传言说回屯的旗人发了财。前两个月京中伯爵府来信,话里话外就有抱怨他们藏富的意思,说家中人口多,花费大,他们一个小家通共才几口人,奉天又富有,还向家里要钱。张保与佟氏都是在兄弟妯娌中要强的人,商量了半日,决定今年宁可自家节俭些,也要办一份体面的年礼送回京去。以往都是派长福和小听差马三儿送礼回京,今年怎么也要再添一个人。

佟氏见这段时间淑宁好像突然开了窍,说话走路都会了,虽然年纪还小,但性子乖巧不哭不闹,加上儿子也大了,不必像从前那么费心照料,就决定亲自抚养女儿,趁着送年礼的机会,把二嫫打发回京去,还嘱咐她在家多呆些时日,不必着急回来。

二嫫虽然知道佟氏不待见自己,但有机会回京与儿女团聚总是好事,心里仍是将佟氏感激到十分。她见佟氏烦恼准备年礼的事,便使出浑身解数出主意,令佟氏十分满意。两主仆有商有量,就定了要送十二只风鸡、十二只风羊,再加十二坛奉天精酒。佟氏还嫌不足,还要备送婆婆妯娌们的礼。再说,两个月前的信,其实主要是为了报喜。

张保的小弟容保,十六岁时就当上了御前侍卫,在皇帝跟前挺得圣宠,刚满二十就派了外任,到天津大营去了,一直耽误到年中才成了亲,这次新年,是新婚后头一次回京过节。佟氏除了给家里的年礼,还要备一份贺礼另送小叔夫妻。她与二嫫商量半日,才决定要订做两套玻璃器皿,再请银匠打几盒精制的银锞子,遂叫了玻璃匠与银匠家的婆子来家,商量要什么花色。

淑宁学了半日走路,小胳膊小腿也累了,小桃就抱了她到堂屋去。正巧几个匠人婆子都拿了花样出来给佟氏挑,众人正眼花缭乱呢。淑宁也有兴趣瞧,就伸手叫额娘。佟氏一把抱起她,让她坐在自己膝盖上,指着花样给她瞧。

淑宁看到一旁已事先挑出来的花样,是一套大小十来幅五蝠连云的全套玻璃碗碟茶具花样,还有一套是万字不尽的花样,虽然好看,但有些俗。淑宁知道这新父母在家里不太得宠,想着要帮他们一把,也兴致勃勃地帮着挑起来。佟氏只道她是小孩子心性贪玩而已,并不在意,只是低头看那花样。

淑宁发现一幅缠枝莲花的图,还算雅致,而且莲花有多子多福的含义,送新婚夫妇刚好,而且样式清新,年轻人会更喜欢,就指着那幅图样,嘴里喊着“那个、那个”。一旁的婆子笑着开口道:“府上的小姐真真好眼光,莲花寓意多子多福,缠枝又有连绵不尽的意思,真是大吉大利。这和往日的缠枝花样不同,是南边儿新出的花样,我侄儿昨天从江南回来,亲自带来的,连京里也未必有呢。”

佟氏果然觉得好,就拿它换了万字花样,嘱咐婆子交待她家的玻璃匠,五蝠连云的花样烧全套的碗碟,缠枝莲花就烧整套的茶具,都要赶在腊月初十前就要完工。那婆子忙着应了,带了花样告辞。

接着银匠老婆上前来递了花样,却都是大小不等的各式元宝铜钱的花样,太过单调了,就有一两样蝙蝠或是桔子样式的,也算常见。那银匠老婆见佟氏脸色不豫,连忙说道:“这都是常用的样式,若奶奶有想打的式样,尽管吩咐,俺们当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