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成都风云(上)(1/2)

不止是刘璋,几乎所有人听了刘备这话,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杀人又不是结婚嫁人,难道你杀人还讲究个时间地点,良辰吉日吗?

“兄的意思是?”刘璋有些不明就里地问道。

“其实愚兄也没别的意思,张鲁这厮固然是罪大恶极。但他不止是和贤弟过不去,当年更是巧言令色欺骗叔父,这才去汉中为祸一方。如今既然成擒,自当将其押到叔父的墓前,以祭奠叔父的在天之灵。再者,愚兄当年深受叔父知遇之恩,可是这次来西川两个月了,也未能拜祭一下,此番也想前去!”刘备呵呵一笑,自顾自地解释道。

刘备口中所说的叔父,自然就是刘璋的老爹,当年认自己为族侄的涿郡太守刘焉了。刘焉病逝已经十几年了,陵墓就在成都城外。刘备现在假意要去祭奠一番刘焉,只要刘璋答应下来,那么刘备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自己的人马,潜伏到成都附近,届时只要制住刘璋,就可以一举拿下成都,这也是庞统给刘备找的借口。以刘璋的人头猪脑,只怕是难以察觉到这其中的弯弯绕。事实上不止是刘璋,其他人眼看刘备在成都这么久,一直都是很老实,对他的戒心也已经是消除地七七八八了,哪想到他现在要突然发难呢?

果然,刘璋闻言一愣,随即感叹不已地道:“难得兄有这份心啊,父亲在天有灵,也必然感激!也罢,咱们就容他多活几天,等到了成都再杀他!”

于是乎,当下刘璋听从刘备的建议,暂时不杀张鲁,哥儿俩一起,押着他一块儿先去成都,准备在那里活剐了张鲁。此时战事已经结束了,因此双方集结在涪城的兵马,除了留下一些卫戍地方的,其余都是跟随二刘一起回成都。

要说这西川道路艰险,还真不是盖的。从涪城到成都一路上不过数十里,但是险要的关隘就有好几处,其中绵竹和雒城还都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这个时候,马谡也是不得不暗自庆幸,要是刘备真的在涪城就和刘璋翻脸,除非是真的做到完全不走漏了消息,否则的话一旦某处出了岔子,让成都那边有了防备,自己还是不得不进行持久战。

现在好了,有了刘璋的带路,这些险关全部都是畅通无阻了,刘备等人光明正大地从这里经过。不过两日的功夫,一行人就来到了成都城南的目的地:刘焉及其子刘瑁的陵墓。而刘璋对张鲁确实是怨念极深,一早就派人提前来成都报信,让留守成都的黄权和刘巴等人准备祭品,他可以在抵达之后,就立即祭奠他父亲。他要在刘焉坟前告诉自己的老爹,这个可恶的叛徒张鲁,已经被你能干的儿子给搞定了。

于是乎,等到刘备和马谡抵达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了。几座芦棚搭建了起来,此外猪牛羊三牲祭品也已经准备停当,只等刘备兄弟到了。由于这次是刘备主动提出的,因此主持大祭的人选,自然也就是他了。但事实上需要刘备做的事情也颇为有限,除了按礼法磕头行礼之外,刘备要做的也就是朗读一篇祭。而且甚至就连这篇祭,都不是刘备自己写的,而是庞统为他捉刀代笔的。

当刘备以洪亮不失真情的嗓音朗读完了整篇祭之后,整个祭祀最大的看点终于来临——活祭!以张鲁为首的十个人,其中包括张家直系亲属,以及五斗米道的一些高层,被拉到刘焉的墓前,他们顿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有两人当场就吓得晕死了过去,更有三人下身失禁,尿液沿着衣袍滴落下来,很快在地面上形成了一小摊水洼。其余几人也个个面色苍白,浑身颤抖。目光呆滞。

唯一稍显得正常些的人,就是张鲁了。这位张大教主虽然谈不上有多么足智多谋,但是终究不是傻瓜。从汉中被押到西川一路上,他就已经隐隐约约猜到自己的结局了。前天刘备说那话的时候他也听到了,自然知道自己的命运。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认命了,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