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自的分工(1/3)

“什么难事?”听了诸葛亮的话,所有人都是有些意外,不知道在这当口上有什么难事,能让诸位卧龙先生都有些为难的。

“丹阳本是孙氏旧地,我大军北伐期间,内部守备难免空虚。孙权此人狡诈多变,率领少许交州军防备他来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位大局观好,治军严谨,作战灵活地重臣来统一指挥。”诸葛亮细细解释道:“原本霍仲邈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他自从去岁就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当此重任了。幼常和子龙将军久在江东,但是他们都需要参与北伐,因此无暇分身!”

自从去年冬天,霍峻就一直在襄阳养病。后来气候的反常,对他的身体也造成了更加严重的伤害。张仲景给他看了好几次,但是成效都不明显,马谡估计多半他要和历史上一样,差不多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此事确是有为难之处,幼常,子龙,你们可有什么人选,可以推荐?”刘备也知道这其中的关键,开口问道。马谡和赵云毕竟一直是在江东,人事方面相应地要熟悉一些,这个问题不问他们还能问谁呢?

听了这话之后,马谡和赵云都是眉头紧锁。王平、吴班、李丰、张嶷,马谡在脑中迅速将江东目前可用地人选梳理了一遍,最后锁定了一个人。

“幼常可是有人选了?”刘备的洞察力甚是敏锐,看马谡眉头舒展,知道他肯定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正是,庐江太守陆逊陆伯言!”马谡点头道。无论在战略、战术,还是治军、人缘等多个方面。陆逊都极为出色。更重要的一点是,陆逊的巢湖水师足以抵御江东水师,因此由他来挑大梁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云亦认为伯言可当此重任!”赵云也是点头道,看他们两个都这么说,刘备也是放下心来,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就令陆伯言统军守卫江东!”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大家都是轻松了不少。但事实上相对于孙权,马谡更担心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孔明。此次的北伐或许要持续数月,甚至将近一年的时间。今年荆州和江东、陇西的粮食全面歉收,二十万大军一旦北伐,所需要的军粮辎重。可能维持的住?”

马谡的担心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历史上蜀汉北伐,经常由于军粮不足而半途而废的。那延绵数百里的蜀道,确实是给粮草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益州军兵出祁山之后。所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曹军,而是那蜀道天险。至于荆州军方面,虽然没有运输方面的困难,但是去年连番的天灾也把荆州给搞得够呛的,万一要是后备力量不足的话,恐怕这一战真的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一点但可放心,截至去年之前,荆、益、交三州连续三年大获丰收。存粮极多。去年虽然受灾。但在六月底也成功收获了大批新粮,此外三将军和士元已在陇西大开屯田,积蓄了大量的粮食,足可供大军征战半年所需。而我方粮食向来是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半年之后,新的粮食又已经收获上来了。完全可以接济上大军所需。考虑到曹操可能会施行坚壁清野之策,以关中百姓消耗我军粮食。亮保守估计。至少半年之内,粮草应不会出现短缺!而这半年内。曹操的粮食无论如何是收不上来的,因此真要比消耗,我们比他耗得起!”诸葛亮细细解释道。

“如此便好啊!”马谡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心里总算是稍微有点底子。想想也是,以诸葛亮的见识,怎么可能打这种无准备之仗。毕竟现在曹刘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真要打起来的话,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做好准备怎么能和对方摆开架势激战呢?另一方面,诸葛亮也还年轻,自然不需要急着北伐了。

“总之,此番北伐的第一步,就是兵分两路,北上之后东西夹击,尽取关中和司隶河南之地。在此之后,再相机而动。如果这一战略目标能顺利完成,主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