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束水冲沙(1)(1/2)

屋外槐树的枝头上停着几只飞鸟,叽喳一阵后扑腾起翅膀飞向高空,被飞鸟抛弃的树枝还在微微颤动。/r/r  潘季驯将几位大人带到河道水图前,胸有成竹道:“下官方才前去观察潮白川水,觉得水异样,后想到此河道乃是运河支流,这才恍然大悟,唯有采用束水冲沙之策方可快而有效地疏通潮白川河道。”/r/r  朱衡听后默不作声,因为他从未听过束水冲沙,更不知此举能否成功,见工部侍郎都不表态,兵部的赵炳然和户部的马森自然也沉默如金,故作思考状,暂不搭话,或许也确是心有所想,外人实在难以揣测。这也是人的一贯毛病,正像是韩愈《师》中的那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r/r  在古代,自从汉武大帝罢免百家独尊儒术后,不论隋唐还是宋明,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治水虽是实干,但在明朝的士大夫阶级看来,也不过是杂学而已,就算是官居高位的三部侍郎也是如此,现在潘季驯用颇有学术名词的“束水冲沙”来与众人,若是几位部级重臣不懂或是理解错误,这可是极为丢面子的事情。/r/r  人好面子,难以不耻下问,这点道理李成梁是懂的,且自己是督办河道的钦差,有权利也有义务让潘季驯娓娓道来,也便出头,给几位大人解围,顺便也探探何为束水冲沙,便道:“潘御史,本官是钦差,每日当把工程进度上奏朝廷,若是只将‘束水冲沙’四字上奏,恐怕不妥吧。”/r/r  朱衡见李成梁巧妙地试探潘季驯,也松了口气,竖起耳朵听这个晚生后辈如何解释“束水冲沙”。/r/r  潘季驯见李成梁以钦差身份发问,先是恭恭敬敬还礼,后不紧不慢道:“回钦差大人的话,下官这就将‘束水冲沙’之策解释给诸位大人。”/r/r  罢,潘季驯转身指点河道图道:“诸位大人请看,这潮白川河道乃是大运河支流,是连接京畿到蓟州的水上交通线,也是以往朝廷给蓟州的军饷补给线,更是蓟州十万军马的生命线,现已到夏季,若是到了秋收之日还不能将军饷补给到位,倘若鞑靼南侵,蓟州恐难以抵挡,所以疏通河道宜速办。”/r/r  朱衡点点头,问道:“按照潘御史的意思,束水冲沙就是最快的方法,具体该如何,老夫也好安排工部着手啊。”/r/r  潘季驯点点头,又道:“束水冲沙这个法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运河的水冲走潮白川河道内的淤沙。”/r/r  赵炳然虽是武行出身,却也是进士出身,就算不是水利专家,但也是有常识的人,听潘季驯的法不免有些觉得荒唐,取笑道:“潘御史,你不要拿几位大人打哈哈了,这潮白川河道内的於沙就是运河的水冲进去的,你还想让水倒流,把於沙再冲回去吗?”/r/r  见赵炳然不以为然,潘季驯并无一丝不悦,反倒很豁达地笑道:“赵大人虽进士及第,但是久经沙场,恐怕也没有时间研究水利,不知者不怪,下官这就将束水冲沙详细解释给大人。”/r/r  这两句话可是将赵炳然结结实实地给噎住了,他心中不甘,又不知该什么,毕竟自己对束水冲沙一无所知,且还有几位大人在场,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不出了。/r/r  郑召有些不耐烦,自己是大内的红人,此行代表的是圣上,督办的是皇差,这几日工部不干活也就算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潘御史,不是耽搁时间就是磨磨蹭蹭,让这个本就在大内受够怨气想出来耍耍威风的大太监失去了最后一丝耐性,于是站起身扯着公鸡嗓子道:“行了,你们几个人,半天不到正点上,到底怎么办快,咱家还要给宫内回话呢!”/r/r  看着几位朝中红人的不同表现,李成梁心中暗笑一声,念道:这些官就是毛病多,爱面子,绕来绕去的都是嘴上功夫,就连这干实事的三部侍郎也是如此,那个潘季驯和李辅虽然行为处事略有不同,但话太多的毛病如出一辙,若在京的官都是如此的婆婆妈妈,那还不折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