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34章 奋余威再战安市(3/4)

,“高句丽失盖牟、建安、辽东诸城,其辽东一线,储备之军械粮草尽失也,如今十五万大军寒冬而来,居于旷野,反倒是粮草不济,而我军在取得辽东建安诸城后,虽大军云集于安市城下,但却是粮草充足,故高句丽援军反倒是更急需速战速决,拖延下去,他们粮草不济,不战自溃也。”

李世民也是这个看法,打仗本就打的粮草补给,现在唐军易客为主,掌握着主动权,高句丽来援,失去那些大城的依托和粮草,反成客师,随军携带的粮草撑不了多久,指望在这个季节后方补给更不现实。

十五万大军,除非退守鸭绿江防线,依托那里的堡寨储备的粮草,才可能维持军需,现在这样集结来到安市,却没有粮草补给,自然就比唐军更迫切的需要速战速决。

“要破安市,当先打援,歼其援军,再拔安市。”

李世民伸筷子夹豆芽菜吃,这军中发的豆芽菜用醋炒的,酸酸脆脆,在这冬季里倒是难得的美味。

“报!”

帐外传来禀报之声。

却是再传捷报,先前秦琅遣牛进达之子牛见虎领兵两万余去攻积利、石城等,牛见虎领兵率水师载兵马沿海岸东行,先袭石城,总管李海岸率卒先登,攻入城中。

紧接着总管古神感率军夜袭积利城,再拔一城。

两战夺高句丽二城,俘口四万余众,获粮草数十万石,歼敌三千余,俘五千余军。

牛见虎夺下二城后,一面派人往卑沙等招商人前来,运走俘虏、人口、财物,一面留下部份兵马守城,然后率舰队继续沿海岸东行。

他们一路进抵鸭绿江口,高句丽军大行城步骑五千夜袭唐船,被早有准备的牛见虎埋伏击败,然后趁势进军大行城,城中空虚,高句丽官员弃城而逃,百姓纷纷出逃,牛见虎轻松拿下此城。

拿下鸭绿江口的大行城后,牛见虎干脆率舰队沿江而上,再攻上游的泊灼城,当他们赶到时,城中军民早就涣散一空,只剩下一座空城。

牛见虎派人再来报捷,并奏称准备沿支流乌骨江而进,往攻乌骨城。

一支两万余人的偏师,沿海岸东行,却是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

老牛在帐中听了大感脸上有光。

皇帝李世民也是激动的大声赞赏,并立即下旨赐封牛见虎为平壤侯。

老牛代子谢恩,“陛下,臣愿意领一军赶往增援犬子,拿下乌骨,便可将鸭绿江以西的辽东之地尽数包围封锁,若形势好,还可再出兵进攻平壤!趁其空虚,拔其王都,擒其国王!”

诸将一听,这好事全让你爷俩占了,那哪行。

秦国忠、李思摩等纷纷请战。

李世民虽然很高兴,倒也没忘记主次,眼下关键还是安市城会战,乌骨城那边只是偏师奇兵,不能主次不分。

况且,天气寒冷,乌骨城也是辽东重镇,虽说如今主力尽往西来,可也得防止万一攻坚不下。

一旦江海封冻,那牛见虎所部可能就会陷入重围,有覆没的危险。

“牛进达、程名振、王文度领军两万自海上往鸭绿江口,先增防大行城、泊灼城,若乌骨城有机可乘,则拔之。若无机会,不可强攻,先退守大行城、泊灼城,以待明年。”

两万人马多调舰船,多带粮草军械,趁此鸭绿江防线大开的机会,把大行、泊灼两城给占了,以做为明年攻平壤的据点。

也可做为封锁高句丽辽东兵马的拦截。

能攻下乌骨城最好,没机会也没关系。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甚至主动让秦琅给他倒上一杯酒。

“来,预祝旗开得胜,干!”

“祝!”众臣一齐举杯。

······

北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