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62章 劝进(4/17)

稳定,但也无法确定,这种中风的症状已经是非常严重和危险的,所以一般起码得半个月后,才能确定是否脱离了危险,但半个月后就算脱离了危险,可瘫痪、失语等症状,也未必能够缓解。

听到这些。

殿中诸人,都不免升起一股怜悯和悲叹。

当今天子虽然继位后行事有诸多有违礼法,甚至多刚愎自负之举,但总的来说,依然不失为一个有为之君,新罗、高句丽、百济这海东三国,皆是在这位手中平灭并稳定下来正式纳入大唐疆域的。

又是这位天子坚持对奚契靺鞨等用兵,把他们彻底打服,打的奚契北迁于西辽河,让大唐把燕山以北的那片广阔之地纳入疆域,也改变了河北与关外辽阔的两辽、朝鲜这大片新疆域之间,受限于一条狭窄的辽西走廊的不利局面,这对于大唐来说,是个长远的战略性胜利,甚至对整个华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甚至不在征服朝鲜半岛之下。

而皇帝还已经几乎征服了骠越,又刚废除了西突厥,这赫赫武功,虽说是建立在圣祖打下的基业上的,但这也证明开元天子的能力。

甚至已经有大臣上书,请皇帝封禅泰山了。

可现在,这位才四十多岁的天子,在做了二十多年太子,十五年的皇帝后,还如此年纪,居然就已经这般了。

瘫痪不能动,话也不能说,那跟个废人有什么区别?

“殿下,臣请求太子殿下登基即位,尊圣人为太上皇,使圣人可安心静养身体。”

李义府再出石破天惊之语。

尊皇帝李胤为太上皇,拥皇太子李贤为天子。

许敬宗紧随其后附和,甚至在心里暗叹,可惜就犹豫了一下,居然就让李义府抢了先机了。

这可是拥立之功啊,功莫大于拥立,首提拥立的自然功越大,虽然仍越不过今日秦俊、程处默等人,但对李义府等来说,这已经是极难得的一个机会了。

可惜许敬宗错失了,好在这位也厉害,没抢到首功,那也得抢个次功。

检校侍中秦俊看着这两位宰相,又望了眼那还在挣扎中的天子舅父,也可称为姑父,不知道这位此时是什么心境呢?

但这念头也仅仅是一闪而过,秦俊便也向太子表弟请求即位。

“臣等请尊圣人为太上皇,请太子殿下登基继位!”

程处默、牛建武也都上前拥立。

这五人带头拥立劝进,其它宰执大臣们都是在愣神后,纷纷跟进劝立。

榻上,皇帝突然停止了挣扎。势,某以为还是当请元老坐镇,可惜英公身体不适,不能回来。我提议,唯有派人去吕宋请齐王回朝,辅佐太子殿下听政。”

李义府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沉默了。

秦琅虽只五十多岁,比在座的大多人都还年轻,但论功绩威望资历,那是所有人都比不了的。

一次协谋元从靖乱,一次定策拥立,仅这就不得了了,何况还是贞观新政的改革者,出将入相立了那么多功勋。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秦王为太子,还是秦俊亲自发动兵变拥立上来的,那秦琅做为太子的舅父、秦俊的父亲,他若回朝辅政,确实没话说。

只是大家也清楚,当初皇帝是如何的忌惮秦琅,刚继位就迫不急待的给秦琅封王,让秦琅无法再留在朝中为相。

秦琅现在是齐王,他又是太子的舅父,秦俊的父亲,他入朝其实是不符合规矩的。

可李义府这中书令都这般开口了,这个时候谁好反对?

许敬宗马上赞成。

“太师功高勋著,若能回来辅佐太子监国最好。”

他还提议,干脆拜秦琅为检校尚书令,兼知中书门下二省事,这些也都是秦琅曾经担任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