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71章 硬通货(3/3)


“教耕倒也不难,这个没问题,若都是青壮牛马,各有十匹足够了。”老王很是兴奋,耕地还是得大牲口,大牲口才能深耕细作,深耕才能产量更高。

一般的耕牛,会在一岁多点的时候开始教耕,套上笼头让它们开始耕点浅土或是河滩沙地,教上几天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几岁的牛,要教耕就要难点,不过对于有经验的农夫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这就如骑兵能够驯服烈马一样,农夫也一样能驯服猛牛。

“剩下的牛马不送到庄上来吗?”老王问。

秦琅笑笑,“前几批的牛马,会先安排给家里各处庄上,等把原来老弱换掉后,才会再给各庄拔第二批牛马。”

他计划是各庄子多养点牛马,除了保证自家使用外,剩下的也可以养殖下崽或出售出租。

许多地主都会把自家的牛租给百姓或佃户,牛租往往很贵,用地主家的牛,一亩地便要交一至二成的牛租。

所以老王很期盼第二批牛马的到来,牛租收益可是很高的,更何况,多养母牛,则还能下崽,一头牛犊养个一年就能出售,养两年就又能耕地了,若是母年,两三岁的牛又能下崽了。

其实秦琅觉得那些地主们有些为富不仁了。

养牛确实要成本不假,可租牛耕地,一亩居然要收一二成的租,就有些过了啊。

秦琅计划搞点新的模式,比如农耕时节,秦家可连人带牛带耕具出租,直接帮人把地全都耕好,按亩收钱或折粮,一亩多少钱或多少粮,而不是直接要人家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的收成。

秦家可以少收一点儿。

这样一来,耕地的收益可以抵消些养牛成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让养牛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

老王满脸兴奋的已经开始跟身边的几个老汉副庄头们在商议在哪搭建牛棚马棚,要准备哪些草料等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