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1章 荒唐的为所欲为(3/4)

近来心情不错,倒也和这几十年的老友多说了两句,“阿月不是莽撞之人,这些事她清楚,便是当真有想法,也先与我商量,分说明白,她也知晓轻重。”近来她真是大有改观,以往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多半废寝忘食,彻夜不归都是常有的事,眼下再忙,也抽时间回府陪他,越发的贤妻良母了。

杨素看着太子脸上不经意露出来的暖意,莫名被噎了一下,拢着袖子再不说什么了。

仁寿年间杨坚做的事,杨广稍稍提一提,贺盾便知道了。

杨坚自己不做学问,素来也轻视做学问的,包括儒学在内的百家思想,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贯穿了他整个人的一生,在晚年随心所欲的暴露出来,把他在政治思想上的偏执和妄想发挥了个淋漓尽致。

杨坚所作所为,是想抛开实际情况按照他自己的蓝图和意志去塑造社会,他是好意,依然希望大隋强盛,但走错了路子。

贺盾去见过杨坚一面,理念不合,说不通,毫无办法,再加上她得了杨广的叮嘱,并不敢轻举妄动,只在能力范围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贺盾听说龙门人王通到宫门前觐见杨坚,杨坚忙于佛事无暇接见,便请杨广亲自去把王通请来了。

不管贞观之治的政治班底如房玄龄、魏征、李密、张玄素、杜如晦等人是否当真是王通的弟子,但在他确切的百名弟子里头,诸如温彦博、杜淹、董恒、呈元、薛收、姚义等人都有宰相之才,在唐为官官至宰相的也有好几个。

魏征李密房玄龄等人与王通私交甚密,杨坚放弃王通,甚至放弃王通后来献上的《太平十二策》,是大隋莫大的损失。

更何况王通本人便是儒学大家,在汾河有王孔子的称号,本身是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家,学富五车,博古通今。

杨坚废弃儒学,不会对王通另眼相看,但大隋需要王通,也需要他的学说,一张一驰,张弛有度,杨坚以高压和强权统治这么些年,杨广若还按照历史记载走杨坚的老路,必定还要有同样的结局了。

少年十五为人师,如今年不满二十,却已经是满腹经纶,贺盾特意提了这件事,杨广自不会因年纪怠慢之。

王通是儒学大家,贺盾去请了先生李德林一起作陪。

杨广在礼贤下士这一块上素来让人挑不出错来,他贤明在外,亲自去请,又加之学识不错,和王通一见如故。

两人没提为官之事,杨广反倒出钱出力,送他回汾阳开办私学,静待时机。

话不必多说,唯投缘二字,贺盾虽未得见王通,但自杨广的描述中,也能感受出此人的不凡之处来。

贺盾自太医署回来,听杨广说两人促膝长谈一夜之久,心里松了口气,朝杨广笑道,“难得有阿摩你看得上的人。”

杨广正左手与右手下棋,闻言就看了贺盾一眼,随意道,“我暂且还未看出这少年有何神通之处。”

贺盾就噎了一下,“那你促膝长谈一夜……”

杨广乐了一声,将棋子扔回了棋瓮里,含笑道,“人是你举荐的,你说好,又左右交代莫要因为年纪轻视他,想来确实有些特别之处,我用了十分心,自然能让他一见如故。”

贺盾真是要头疼了,“这么跟你说罢,王通虽不及鬼谷子,但差的也不远了,他弟子数百,很多都有王佐之才。”杨广登基后虽是修正了些杨坚错误的国政,尤其是文化学问上,但不够彻底,不足以挡住大隋走向灭亡的脚步。

鬼谷子……

杨广落子一顿,心里头掀起了些骇浪,看着贺盾的目光就幽深起来,缓缓道,“鬼谷子的弟子有王佐之才……父亲厌弃儒学,绝不可能重用王通之流,我日后若肯用他们,你也不会冒着会惹父亲生气的档口现在便让我毕恭毕敬的把人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这Omega吻得太凶[穿书] 诱妻深宠:霸道总裁狠狠宠 网游之幸运混混 龙王令陈平苏雨琪 神棍是个小姐姐 消失之隐神 问鼎末世 这Omega吻得太凶[穿书] 剑逆天穹 武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