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2章 毕竟就这么一次(2/5)

大物博,兵马强悍,山东不稳,则大隋统治的根基就不稳,这里还是原先东魏北齐两国旧地,如同江南故地一般,被纳入大隋版块后并不安分,稍有叛乱,长安便鞭长莫及。

无论从政治、社会,地理环境,乃至经济上来说,营建东都,在贺盾看来,都是很有必要,并且符合实际政治需要社会发展的。

东汉、唐有长安洛阳,明有北京南京,清有北京盛京,历朝历代实行两京制,目的都是强化皇权统治,变革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唯独有杨广,被骂得狗血淋头啦。

贺盾看了眼后头腻着她玩的杨广陛下,扬了扬手里的册子,回头问,“阿摩,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这诏令我读了好几日,实在搞不懂你。”这段时间除了整理财物,她时间都花在了这上头,但还是看不透他这个人。

她能肯定这诏书是杨广自己写的,他才学斐然,寻常人的文采学识他看不上眼,重要一些的诏令他片刻便写出来了,出口成章洋洋洒洒,每每都是篇极具说服力叙事力和欣赏力的精美散文。

他随手写出来的东西浑然天成,自然不爱用旁人捉刀了。

这是他的爱好之一。

这份诏令贺盾在后世也见到过记载,内容和她手里拿着的这一份基本一致。

‘俭,德之共;奢,恶之大。’

诏令引用了这么一句话,里面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论点。

‘民惟国本,本固邦宁,百姓足,孰与不足!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有司明为条格,称朕意焉。

这几句话很清晰地表明了杨广的态度。

营建东都是实势所需,但往节俭了建,足避风露上栋下宇便可,也有以民为本的意思在里头,这些话自杨广笔下写出来,真是违和感太重了。

杨广握着她的指尖把玩,寻着她的唇吻她,对诏令并不是很上心,“阿月,你反对我营建东都么?”

贺盾摇头,在旁边搁着的舆图上指了指道,“你诏令里已经提过了,原先的关中是天府粮仓,但这百年来关中仰仗的水利渠道废弃的废弃,河床走样的走样,能灌溉的面积少之又少,因着是京都所在之地,关中人口增加的很迅速,粮食已不能自给自足……”

“……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大旱的时候连父亲都要带着关中百姓前往洛阳避灾避难,关中之地既然已成阻碍,另建东都也就不是什么想不通的事了。”

贺盾算是李德林的半个弟子,曾跟着李德林一起处理内政,在粮食和人口这一块政务上很熟稔了,是以很快便能看明白营建东都洛阳的必要性和长远性,所以她支持他的这一项政举,她想不通的是他当真在诏令里写了一切从俭,知道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举止行为却大相径庭。

杨广前后想想大抵猜到了贺盾疑惑什么,自小一起长大便是这点不好,她太了解他了,世人皆为他顾惜民力简朴为上的诏令称颂,她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喜好,不耻下问就拉着他追问了。

诏令是给天下人看的,关键在于他把修建东都洛阳的事交给了志同道合的杨素与专于精美痴迷建造的宇文恺。

杨素性情张扬不羁,喜好奢华,门庭广阔堪比离宫行馆,姬妾三千,再加上精于设计的宇文恺,诏令上虽说俭,但最终结果便如当初的仁寿宫一般,不必他言语开口,杨素会把这件事办得贴合圣心。

若让贺盾为官,且不管她能不能做得下去,但毫无疑问她确实会是一个好官。

在享乐这件事请上,帝王和好官总是有冲突的,是以杨广并不想贺盾知道或者琢磨这些,眼下看着她微微垂着头,烛火下一截脖颈玉白幼滑,想起昨夜她在他怀里风情万种模样,心里情动,也不答话,只密密一点点吻她,能转移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青春恋歌 当不成仙婿,只好气运成神了 圣堂之眼 九星霸体诀龙尘 错撩后,她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BOSS蜜令,老公楚楚动人 四合院:快意人生的日子 魔门败类无弹窗 地心天外 小说世界生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