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97章 长孙皇后(3/3)

的变成冯盎等这样的地方土皇帝,其实李世民有所预见,但他不在乎。

若是能把黔中云南交趾等地,能够由这些封臣们镇住,不给朝廷添乱,还能进一步听从中央朝廷,那已经足够了。

再怎么样,这些南疆的封臣们,总要比塞北的那些什么突厥人、铁勒人、契丹人等这些反复无常的胡人归附者强的多吧?

可以说,秦琅的这个分封法,其实是让李世民喜出望外的,比他开始设想的还要好。

唯一不足之处,就是这样的分封法,条件有些过于苛刻了,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朝廷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做法,不是分封而是发落,是把功臣和宗室们从中枢赶出去的做法。

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这种流放式的分封。

功臣们认为,这还不如人家曹魏的虚封呢,封爵而不裂土。

“吴王也已经十岁了,再过几年也将成年,而陛下的诸兄弟们,也都将成年,到时总不能让这些亲王们都留在京中吧?”长孙皇后对兄长道,“其实待他们成年后,让他们就藩之国离开长安,也是个长治久安之策。”

成年的亲王就藩之国离开京城,自然是好事,起码能避免当年太子和秦王这样各结党羽,互相争斗的情况。

万一争斗过火失控,太上皇李渊可就是前车之鉴啊,更别说建成元吉惨死兄弟之手的惨事了。

李世民不想再有这种事情发生,长孙皇后当然也不希望承乾将来受到李恪或李泰等人的威胁,更不愿意他们兄弟相残,甚至是父子猜忌的。

亲王们成年后离开京师,便也就能绝了这种可能。

“阿兄与其抱怨,何不与秦三郎一样,好好为陛下和朝廷,也为承乾好好琢磨考虑下这制度得失,拾遗补缺呢?若是阿兄做为国舅能够也表态支持分封,那么这事推行起来也会顺利的多,而我相信,陛下到时肯定也会考虑到阿兄的功绩,在赐封地时,也会挑一块比较好的封地的,甚至让阿兄如秦三郎一样自行挑选封地呢。”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