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37章 虎老倒威(3/4)

分低下。

这一套套制度改革,使的如今的吐蕃军越来越凶悍勇猛,悍不畏死,嗜血搏杀。

他们的补给机制也很特别,各部征召上前线,自己带武器马匹粮草,然后各部里的庸,再做为仆从运送粮草放牧牛马等,如果战事规模大,庸不够,那就桂的家属一起上阵。

桂在前线打仗,庸在后面运输粮草,而桂的家眷老少则赶着牛羊在后面放牧。

这种模式虽然十分落后,但吐蕃人强悍不畏死,完全就是梭哈式的打法,每次直接就给你梭了,因此只能赢不能输,毕竟后面就是自己的家眷妇孺老弱,无路可退。

因此吐蕃人每战争先,悍不惧死。

在对苏毗叛乱的致命一击中,松赞干布亲自统兵上阵,总集结了十二万大军,这些大军基本上是来自于六十一个东岱的军户桂民,一个军户出两三丁,再加上贵族们的私兵部曲等,整整十二万大军,这还没算上那些仆从的庸,以及桂户的家眷在后面放牧的。

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举国之力出征,也一举把苏毗最后的一点反抗之心击碎,苏毗大败,再次降服。

吐蕃人打仗,虽然还是用的游牧部落时的模式,但吐蕃朝廷,特别是赞普对于军队的控制力却是远超那些游牧部落的,其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让吐蕃是一个真正的中央集权王朝了。

这就使的吐蕃开始有了整合全国之力的战争能力,比起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汗国,虽然也能征召集结起更多的兵马,但他们的兵马,都是各部拼凑起来的,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就容易崩,或者各有算计,大汗有时也无法真正指挥这些军队。

就如在渭水之盟时,颉利引几十万骑兵临长安城下,可最终突利却跟李世民先达成了交易,使的颉利并没能攻入长安。

秦琼一直在盯着吐蕃,收集他们的情报,分析他们的制度,所以很深刻的认识到如今的吐蕃正在一天天的变强,对大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仅是他们征服苏毗的那一战,十二万大军的实力就够惊人了。

大唐虽有六七十万府兵,但在剑南陇右一带,却也只有几万人。

一场国战,其实一般也就是十万人左右的规模,这意味着吐蕃现在确实已经有了向大唐发起进攻的实力了。

“陛下,我们未能救援苏毗,让吐蕃再次吞并苏毗,实力大涨,他们已经准备下一步对付多弥,再下一步就是白兰羌、党项了。”

苏毗的位置便是在唐古拉山脉以北,也就是后世青藏交接处,属于藏北青南的昌都等一带地区,而多弥则是在牦牛河(通天河)流域,玉树一带地区。

多弥国过来,就是大唐记载的紫山,也是后世的巴颜喀拉山,山那边就是黄河上游源头,也是白兰羌游牧之地。

白兰羌北面就是积石山,党项羌的圣地。

沿黄河往东,便是松潘、阿坝高原,这里往东南便是剑南的松州、维州,往东北便是陇右的叠州、洮州等了。

吐蕃人一步步的在扩张,势力很猛。

苏毗本来也是高原大国,隋朝时进贡中原,被称为女国,因为其国原是大小女王执政,其国内部众有几十万户,松赞干布他爹趁苏毗大小女王不和内讧之机,出兵苏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