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两年(1/3)

dnt.rit('< stl="disl:nn!irtnt" id="tnx--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 = dnt.rtlnt("srit");

tnx_s.t = "txt/jvsrit";

tnx_s.rst = "gk";

tnx_s.id = "tnx-s-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sn = tr;

tnx_s.sr = "tt:.tnx./x?i=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 = dnt.gtlntsg("d")[0];

if(tnx_)tnx_.insrtfr(tnx_s,tnx_.firstild);

时光匆匆,转眼就过去了两年。<# ..承庆八年的夏天,似乎比以往都要更干旱一些。

赵琇快要满九周岁了。自打那年祖母与兄长上京城去了几个月,她临时接过家中中馈大权,管了一阵子,后来祖母回来见她做得不错,也有意让她多学一点。但她忙活了半年,也就是将家中各项事务学了个皮毛,什么都会一些,什么都不算精通,最大的功绩就是给家里弄来了三项产业。

南汇港那边的房屋租赁业,一直是汪四平的长子汪福来管着,做得不错。如今二房在那边已经有了二十来个院子及仓房,一年到头几乎就没有空闲的时候。租金虽然便宜,但积少成多,也十分可观,两年挣了有七八百两银子。如今南汇那边客商日益增多,商业繁华,租金也随之上涨了。据汪福来的法,大约再过两年,就是纯赚了,如今虽然还未回本,但如果将手上的房子全都放出去的话,利润也有不少,一点都不亏。那边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租赁业,不但有外地的人盯着那些宅子,想要买下来出租,就算是本地的居民,到了客商云集的旺季,也会将自家宅子打扫干净了,空出来租给外来的客商,自个儿带着家到别处的亲戚家住去。二房的这项投资,事实证明还是挺成功的。

松江那边的织布工场,也渐渐开始看到效益了。刚开始投入生产的那一年,工场里织出来的布质量虽然上乘,花色却不算很新鲜。多以经典样式为主,种类也不丰富。销售是不必愁,但并不十分受顾客追捧。一年下来,赢利也就在三四百两银子左右。张氏觉得挺满意了,赵琇却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她借着祖母让自己学习操作织布机的机会,试验了一些花样。做了竹节棉、格子布、多色碎花布、在棉布上织金花等种种尝试,还在家里的空院子中试验各种染料,想要弄出几种颜色少见的棉线。总的来,这些新尝试有成功也有失败,格子纹和竹节纹的细棉布如今就是赵家织场的招牌产品,产量非常大。织场偶尔还会出一些少量的新色棉布,不但质地轻柔,颜色还非常漂亮。花色也很好看,但没法大批量外销,大部分都给赵家内部消化了。没办法,赵琇还没找到非常好的固色方子,这些新花色的棉布洗上十次八次就开始褪色了,她不好意思往外头卖。不过总体来,这项投资也算是成功的。

最成功的还要数茶园。蔡卓成带着一群保镖,在浙江四明山一带转悠了大半年。终于找到了那本前人游记里所记载的覆卮山前岗村,那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山村,只有十来户人家。全都是姓俞的,日子过得不太富裕,主要以打猎为生。山上野茶树不错,当地人也知道,但也就是自己采来喝一喝,完全没想过可以往外头卖。周围地区的名茶太多了。那山上从前还有野兽出没,如今虽然有二三十年没见过野兽了,但凶名在外,因此尚未有人到那儿开发茶园。蔡卓成尝过了野茶的味道,又得知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