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海上时光(上)(2/3)

叛主的官奴就没人有过好下场。就算曾经为主人的对头立了功,他们家也会一辈子被人看不起的。改名换姓就能过好日子了吗?连真正的姓名都不敢告诉人,象是阴沟里的老鼠一样活着,父亲还敢妄想功名?被人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可现在不一样,他只要把少爷吩咐他去做的事办好,将太子和广平王世子侍候得舒舒服服的,等太子平平安安回到京城,他就能稳稳当当地做回良民了。虽然冒险了些,若是被人发现,他很有可能会丢了性命。但反正就算他什么都不做,等要害太子的人坐上了皇位,追查到赵家曾经救过太子,主人家固然性命不保,他们这些下人也同样没有好下场,那还不如冒一回险算了。就因为这样,他对外守口如瓶,死守着太子叔侄身份的秘密,而私下却把两位贵人侍候得十分周到,端茶倒水,跑腿传话,但凡是下人做的事,除了洗衣铺床以及做饭烧菜是碧莲负责以外,他几乎都包了。赵玮赵琇是两位主子,不可能做下人做的事,姐姐碧莲是个女孩儿家,又已经十八岁了,不方便抛头露面,总不能让那些西洋人来侍候贵人与主人们吧?因此他这些天里分外殷勤,竭尽全力把憋闷的船舱整理得舒适一点,比如拿些干花或水果放到舱房里,让空气闻起来不那么难闻,让太子与世子都睡得好一些。他的努力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太子已经露了口风,将来回到京城,一定会好好赏他。赵玮对于身边厮的心思了如指掌,不但不在意,反而还有意无意地助他一臂之力。他平日与明章一道读书,心里清楚对方的功课学到了什么程度,也曾为对方的身份惋惜,如果明章真能成为良民,读书科举,将来又是赵家的一份助力。赵家如今在官场上的力量太了,就算有了来自上位者的庇护,也做不了什么,他迫切地希望自家的力量能再壮大一些。船抵达南京的时候,为了确保格温妮丝能够尽快顺利地拿到船引,赵玮亲自出面找了漕运衙门的人。对方跟柱国将军府曹家有关系,跟建南侯府也有一点旧情。这时候,川沙大坝倒塌的消息刚刚传到南京,洪成与上海知府的法,是太子受了伤,正在养伤,没有提什么失踪不失踪的事,因此南京这边还未有人察觉到异状。赵玮的出现,被人们解释为公子哥儿年少贪玩,出来游山玩水见见世面,顺便回京料理一下家中的产业,无人起了疑心,因此船引很容易就到手了,那位与柱国将军府相熟的漕运参将听他坐的是洋船,还特地介绍了两位熟悉航路的老手给他,让他带上船去。赵玮没有拒绝,他向这两人问过话,知道他们来历清白,跟洪成、上海知府、朱家、颖王府全都没有关系。只要不把太子叔侄的真实身份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过是单纯的领航员而已,还能帮助威尔斯家商船的船员们更快更好地达到天津港口。赵玮带上了那两人,又带上明章,往南京街头上逛了一圈,打听了些最新消息,又采买了一点日常用品,并粮食菜蔬水果医药等物,方才回到了船上。他吩咐明章去安置两名领航员,将食物交给了碧莲,又把水果篮子递给了赵琇:“妹妹要的东西,这时节,想要买新鲜果子可不容易,你非要吃什么桔子,我逛了整一条街才找到呢。”赵琇笑着接过篮子:“哥哥辛苦了,这东西对于长期的海上航行来,可是不可缺少的呢。”赵玮不知道桔子对行船之人有什么用处,他把新买的日用品交给了妹妹,就下到甲板下面的船舱里,向太子报告刚打听到了消息了:“洪成与上海知府不敢透露殿下失踪之事,只是大坝发生倒塌意外,太子遇救后受伤,如今正在嘉定行宫养伤,不见任何人,就连汾阳王府的人都拒之门外,还声称是太子下的命令。我猜想,他们一定是在千方百计寻找殿下的踪影,等找到了,正好可以宣布太子伤重而亡,并将消息传回京中去。眼下他们还只是在私下搜索,并不敢泄露风声,更不敢惊动了其他地方的官员。南京市面上一切如常,百姓只是在议论,太子不知伤势如何,川沙大坝又塌成了什么样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