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指点(2/3)

几日,但每次都很快就宫中了。太子要做的事太多,皇帝身边不能离了人。虽然蒋淑妃可以侍疾,但论政治上的敏感度,蒋淑妃远不及两个儿子。广平王不愿冒险,不敢离开皇帝身边太久。回家时,他曾经就钟家的问题与妻子做过沟通,王妃钟氏对丈夫的做法可以是感恩戴德。钟家能够保住清白名声,平平安安离开朝廷,已经是皇帝格外开恩了。她甚至为此感到羞愧,因为钟家是确确实实参与了谋逆,虽然是被人利用的,却也间接给太子带来了伤害,却能好命地逃脱惩罚,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关系。不知是不是这种羞愧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钟氏的病情在好转过后,又有了反复。赵琇前去探望她的时候,就觉得她的精神明显没有先前好了,虽然话到比较愉快的事情时,还是会很开心地笑出声来,但时不时的就会开始走神,然后心情就忽然变差了。赵琇对一些事情的内幕了解不多,但也听过皇帝让太子给山阴侯办婚事的奇闻了,也知道钟家女儿是山阴侯正室的首选,她猜想钟氏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在担心,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只能心翼翼地聊些与此无关的话题,好让钟氏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这个办法应该还是奏效的,钟氏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到赵家被赐还的府第上去了:“那宅子差不多有十年没住过人了,内务府既然已经给你们家送来钥匙过来,你们兄妹最好是挑个天气不错的日子,先过去看一看,兴许有许多需要整修的地方。房子这东西,若是一直有人住着,哪怕是过上十年八年,变化也不是太大,相反,越是无人居住,越是破损得厉害。你们兄妹横竖只有两个人,如今家里下人也少,趁着老夫人还未上京,先寻些人手把屋子修了吧。若是银子一时不凑手,只管跟我。”赵琇连忙向她道谢,见她似乎对这个话题颇感兴趣,连忙虚心向她请教更多。钟氏便又告诉她:“田庄财帛倒还罢了,要紧东西都只是封存起来,其他的财物,很可能已经不是当初的东西了,不过是另寻了差不多的补上。等内务府的送了名册过来,你只管带着人一样一样点清楚,才办交接。东西太多,不是一天能运送完的,若是你太过随意,内务府的人以为你们好糊弄,到第二、第三日就会送些差点儿的东西来应付了,你们岂不是吃了大亏?别以为你家如今正得圣宠,那些人就不敢耍手段,皇亲国戚他们尚且敢哄,更何况是你们?你哥哥虽袭了爵,无奈年纪还,要在朝上争得一点权势,起码是好几年后的事了。又没什么可靠的姻亲故交,因此他们不怎么把你家放在心上。只要明面上得过去,就算你们告到御前,他们也有话可以搪塞。真正吃亏的还是你们。”赵琇深以为然,毕竟他们家如今是接到了皇帝的赏赐,自然是上头送什么来,他们就收什么,难道还能挑剔御赐的东西质量不好、价值不高吗?就算内务府送来的是破拦,只要皇帝不有问题,他们就只能生受了。钟氏的这个提醒非常有用,原本她是没想过,还要对着清单盘点御赐的东西。钟氏对于赏下来的奴仆,也有一番法:“除了一部分是后来补上的。大部分都应该是你家从前用过的人。当年皇上命人查封侯府时,我们王爷就劝过,这个爵位将来还是要交到你哥哥手上的,既然是昔日老郡公与老夫人用惯了的人,还是别把人随意指派到别处才好。没想到这件事一拖好几年。那些人走的走,散的散,死的死,剩下来的,只怕都不怎么靠得住。这事儿你兄妹俩心里需得有数,并不是老人就一定都是好的。”赵琇明白她的意思,当年两房人分家。会被留在侯府里的家人,不是偏向赵炯一方的,就是完全的中立派,后者并不关心主人是谁,只要有差事,有饭吃。有月钱拿,谁当家对他们来都没有区别。对于赵炯一家对赵焯夫妻做的事,他们兴许会在私下议论主人几句,但也仅此而已。比较忠于张氏的,不是跟着走了。就是陆陆续续被牛氏撵出府,下落不明。当年侯府被查封,牛氏母子只带走了一部分用惯的仆人与心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