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秋景(2/3)

,他总不至于饿死。如今汪东升回来了,他总惦记着旧时与赵玦的情份,必然会照看赵玦的家眷。没有我,他们的日子也能过得的,我就不必多事了。”曹太夫人微笑着摇摇头:“你这个人哪,就是太正派了些。当然,人正派,是件好事。”张氏心中有些疑惑,曹太夫人这么是什么意思?但对方只是笑而不语,她只好不再问了,两人又叙起了家常。赵琇不知道老太太们刚进行了一段谈话,主题是她所感兴趣的,她正兴致勃勃地扒在车窗旁,欣赏窗外的风景呢。本来碧莲还劝她:“姑娘要看风景,就掀起一角窗帘悄悄儿地看,别把帘子整个掀起来,仔细叫外头的人瞧见了你的模样。”赵琇心里郁闷,她一个十岁的丫头,怕什么被外人看到模样?更何况她如今是在行进的马车上,马车两旁都有曹赵两家的仆役骑马护送,哪里有这么容易被人看到?不过碧莲会这样提醒,代表着祖母若知道了,也会提醒的。如今并不是赵家自己人行动,而是跟曹家同行,她还是要注意一下言行比较好。想来想去,她索性将自己的轻纱帕子拿出来,蒙在车窗框子上,透过纱帕往外瞧,虽然看得不是十分清晰,但朦朦胧胧的也能看到些景致。而外头的人往里看,却只能瞧见一片白蒙蒙,这样总不怕会被人看见了吧?碧莲还有些不放心,赵琇索性叫了哥哥骑马过来瞧,从车窗外头往里看,能不能看到她们主仆的样子。赵玮骑着马远远近近打量了一圈,确定无论距离远近都看不见,碧莲才不作声了,还帮着赵琇一块儿蒙纱帕子,跟她头碰头地看窗外的风景。其实她也对外头的景致很感兴趣的。她虽比不得赵琇是个深闺姐,但时候顶多就是在侯府后街或者鼓楼一带走动罢了,几乎没有出城的机会。后来做了赵琇的贴身丫头,顶多就是跟在赵琇身边看看江南的风光,可京城郊外的秋景,还真没见过,如今也感到很新鲜。京郊的秋天,与江南大不一样,远远望去,是一片秋收后的田野,褐黄相间,远处的山峦却有着层层的鲜艳颜色,红的,橙的,黄的,绿的,青的,与春天时的勃勃生机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丰富。赵琇看着美丽的秋景,心中赞叹不已,忽然觉得不满足了。这么美的景色,她为什么要隔着一层纱去欣赏呢?幸好曹家的庄子听就在西山脚下,西山的红叶也是极有名的,想必在那里能欣赏到更美丽的秋景。她的行李中也有水墨颜料纸笔,不知她练了这几年书画,能不能将这美景的百分之一留在画纸上?原野上秋高气爽,赵玮骑马跟在妹妹的马车旁。时不时跑到祖母与曹太夫人的马车那里,弯下腰陪着几句话,便又操纵着缰绳跑开,看得赵琇羡慕不已。她叫了赵玮过来。声问他:“哥哥,到了庄上要是地方开阔,能不能让我也骑骑马?”赵玮犹豫了一下,瞧瞧前后的马车,也压低了声音:“这回是在曹家庄上,就算了,你若喜欢,改日咱们到自家庄上去,随你爱骑多久。”“好吧。”赵琇有些沮丧地放下了车帘,赵玮忽然有些于心不忍了。可又不好意思在别人家的地头上做不太合规矩的事,想了想,便纵马跑到路边,下马采来一束野花,再问田间的农人买了两包用宽大的叶子包裹住的果子。又再骑马跑回来,递进了妹妹的车窗:“别沮丧了,如今咱们是去别人家里做客,自然比不得咱们在家自在。哥哥答应你,若是曹家也让他家姑娘去骑马玩儿,哥哥一定把你带上。”赵琇早就把那点沮丧抛开了,瞧见他采来的野花与买来的果子。又惊又喜,连忙接了进来:“这是打哪儿来的?”野花儿的,有紫色,有黄色,也有白色,不知是什么名字。但透着一股子田野的清香,与赵琇平日见惯的大宅门里有专人精心培育的盆栽花卉大不相同。果子则是大枣,还带着点儿青色,但一口咬下去,却是清脆香甜。叫人吃了还想吃。赵琇忍不住又掀起帘角要与哥哥话,只见赵玮不知几时又纵马在外头转了一圈回来,这次带回来的却是几扎用红绳儿系起来的茱萸,连枝带叶,上面还有红通通的果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