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一章 小病(2/3)

氏被窝里,一样暖和,却不用担心会有烟火气。赵玮很快就用马车把老大夫给请过来了,他给张氏诊了脉,确实是风寒,因发现得早,又及时驱寒,眼下已经没有大碍了。他开了张方子,随张氏爱吃不吃,另外又嘱咐了一番话,就走了,答应明日会再来复诊。赵琇拿着药方子看了几遍,笑道:“这方子上头都是温和的药材,熬出来的药也不会太苦,祖母还是每日一剂吃了吧,就当作是喝茶。”着将方子交给赵玮,赵玮自去打发人拿着药方,到相熟的大药铺里抓药。张氏低低地咳了两声,无可无不可地:“那就吃两剂试试吧。广平王妃生前信重的大夫,医术想必不凡。我若是能早些好起来,你们兄妹也能少为**些心。”赵琇笑着替她掖了掖被角:“祖母睡吧,睡醒了,药就熬好了。”张氏却没有睡意,反而问她:“今儿你在诗会上写的诗是什么样的?写出来给我瞧瞧。”赵琇无奈,只得依言写了,拿给她瞧:“我觉得今天这个题目,我格外有灵感,因此没费多少功夫就写出来了,倒比好几位姑娘都要快些。点评的时候,她们起初忘了还有一个我,后来方五姑娘提醒了她们,方大姑娘才拿了我的诗去点评,我的诗比她的好,让我做探花。我心想,探花原本是她的,她的诗才原比我强些,应该两人平齐才对,就咱俩一起做探花好了。后话还未完,方家的人就来报信了,此事也就没有了下。”张氏看了赵琇的诗,微微点头:“这还罢了,确实写得不错,在你今年作的诗作里头,也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你你跟方大姑娘共作探花?你还记得其他人的诗作么?都来与我瞧瞧。”赵琇面露难色:“我哪里记得住那么多?祖母您就好好睡了吧,若您着实想知道,我打发人去问曹姐姐要诗稿好了。整整九份诗稿呢,我哪能都背下来?”张氏嗔道:“换了我就能背上,不过是九首诗,算得了什么?”话虽如此,她也没有强求孙女背诵那些诗,听话地睡了一觉。等家人买了药回来,卢妈亲自带着人熬药,赵玮待在祖母房中一边看书,一边照应,赵琇腾出手来料理了几件家务,同时派人去柱国将军府问曹萝要诗稿,又叫厨房把晚饭给准备好了,晚上祖孙三人就在张氏屋里用饭。张氏睡了几个时辰,出了一身汗,用热水浸泡过的手巾擦了身,换了干净衣裳,再换了一床被褥,给汤婆子换热水等等,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脸色也瞧着红润了。她先吃了一碗粥,歇了两刻钟后又喝了药,开始问赵琇要诗稿来看。祖孙三人围坐在暖阁里,逐一品评那九首诗。张氏的水平又比大多数姑娘们强些,对她们用到的典故,还有诗中用辞有偏差的地方,都得非常明白,还点出了赵琇那首诗里几个可以换成其他更好字眼的词。赵琇听她完,只觉得自己又学到了许多。赵玮品评的角度又有些不一样。他是熟读四书五经的人,又一心考科举,诗词之类的,平日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需要时也会作几首。九个人的诗里,他最欣赏的是方慧珠的诗,图它足够四平八稳,不容易出差错,无论引经据典、遣辞用句,都十分标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那是闺阁中的笔,拿出去是应试举子的诗作,也是有人信的。张氏却道:“若换了是应试的举子,这一首诗自然足够平稳,可方大姑娘又不是。女孩儿家学诗,竟学成了这个套路,有再多的灵气也要消磨没了,可哀可叹。”却开口把孙子给赶出屋子去了。她真是病得昏了头,跟孙女品评这些闺秀们的诗作,怎的把孙子也留下来了?他本不该看到这些诗的。赵玮无奈地给妹妹递了个眼色,笑着起身告退了。赵琇抿嘴笑着,继续跟张氏讨论诗句,又提到方慧珠品评方仁珠的诗作时,提到她“琉璃”写得特别好的,后来方二姑娘也跟着附和,却同样用了这两个字的赵琇是拾人牙慧,反被受她夸奖的方仁珠给抢白了。张氏便笑道:“用‘琉璃’二字形容月亮,也不是什么新奇作法。唐朝的陈陶就有‘琉璃宫殿无斧声’之句,沈青箱也写过‘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