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 腊八蒜(2/3)

子,才跟她换了腊八蒜的腌方。那补身方子,秦氏夫人给你们大姑母陪嫁用了,是‘女’子调理身体极好的。”赵琇听了笑道:“这么来,如果宫里也做腊八蒜,很有可能跟咱们家腌出来的是一个味道?”“这倒未必。”张氏笑,“宫里也有宫里的方子,是太祖皇帝家传的,跟咱们家的有些不同,但味儿也很好。听太祖皇帝喜欢偏辣的味道,因此宫中御膳房出品的腊八蒜,比外头的要辣一些。”赵琇觉得有些出奇:“这东西我听是北方的风味,太祖皇帝不是嘉定人吗?为什么他家会有腊八蒜的家传秘方?”张氏笑道:“谁知道呢?其实太祖皇帝我也见过,听的就更多了,我觉得他不太象是南边儿的人,倒更象是北方男子呢,口味偏好跟我们那儿的人很不一样,喜欢咸鲜香辣,却最不耐烦酸甜口的东西了。那时候每逢年节,宫中摆宴,席上的东西就没有一道沪上的风味。还有宗室里的老王爷埋怨菜‘色’不合口,太祖皇帝自从做了皇帝,连口味都变了,也不顾及长辈们的喜好。这跟先帝朝时大不相同,听先帝更喜欢酸甜软糯的口味。你们祖父去世前,我也参加过两次宫宴,席上的菜肴几乎都是江南名菜,宗室老人们都吃得很满意。那时候,宗室皇亲们对先帝可以是赞不绝口,夸他比太祖皇帝更宽仁和善。”到这里,张氏就忍不住叹了口气。那时候谁也没想到,先帝的宽和也未必是好事儿。太祖皇帝御下强硬,可底下从来没出过‘乱’子。先帝宽和,在位期间朝中却乌烟瘴气的,外戚得势、宗室谋逆,武将被压制,臣虽看着受看重,却又整天跟外戚、宗室争闲斗气,真真是一团‘乱’麻。也不知当年太祖皇帝是否因为看出其中弊端,才会一直犹豫着不肯立嫡长子为储。不过话又回来了,太祖皇帝还曾因为口味不一样,过先帝爱甜糯,必定‘性’格软糯,这样的男人是否能够撑起一个国家的话呢。不过是吃食口味上的偏好,如何能断定一个人的‘性’格如何?颖王也不见得有多聪慧能干。太祖皇帝当时是被郭淑妃与颖王的谗言影响了吧?若是没有他多年的偏宠,颖王又怎会有胆子做出谋逆之事来呢?张氏暗暗摇头叹气,赵琇心里却有了另一个猜测,太祖皇帝如果真是穿越前辈,饮食喜好跟原身不符,也就可以解释了。据先帝是他跟元配所生的,他起兵抗清的时候。长子都出生很多年了,颖王反而是他登基称帝后才出生的。如果太祖皇帝是穿越前辈,而且是在长子出生后才穿越的,大概会觉得后生的颖王才是他的亲生儿子吧?不过,太祖最终没有选择颖王为储君。而是将前身留下来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也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但无论如何,先帝跟颖王其实也是半斤八两,谁也没比谁强,跟他们的父亲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了,太祖皇帝当年大概觉得很失望吧?当然。这种事情只有当事人才会清楚。赵琇也就随便脑补了一把,很快就抛到脑后去了。她问张氏:“祖母,以前咱们在老家住的时候,好象从没听您起过要腌蒜,这是为什么呢?家里每年都腌不少菜呀?”张氏道:“南边不时兴吃这个。我又不是很爱吃,是你们祖父喜欢,我才年年带着人腌的。刚回去那几年,家里事多,你们两个又,腌了蒜谁吃?也就是今年回到京城了,腊八将近,又要熬粥了。我才想起来这件事儿。当年蒜和熬粥的米豆素来是一块儿预备的。”她有些恍惚:“每逢腊八将至,你们祖父就催着要腌蒜,其实他年轻时候也不爱吃这一口。后来是跟随太祖皇帝四处打仗,跟着吃惯了,时间长了不吃就想得慌。”她想起当年夫妻俩相处的情形,‘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对孙子孙‘女’:“等过年时,把腌好的蒜盛上一盘。送到你们祖父灵位前供着吧。他在九泉之下,也有多年未吃这东西了。只怕早已馋得要命。”赵玮笑着答应下来,赵琇便:“咱们一定要等到明天腊八才开始腌蒜吗?为什么不今天就开始腌?那我们可以早些供到祖父灵前。况且。您和哥哥得那么有意思,我都等不及想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