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八章 通信(1/3)

dnt.rit('< stl="disl:nn!irtnt" id="tnx--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 = dnt.rtlnt("srit");

tnx_s.t = "txt/jvsrit";

tnx_s.rst = "gk";

tnx_s.id = "tnx-s-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sn = tr;

tnx_s.sr = "tt:.tnx./x?i=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 = dnt.gtlntsg("d")[0];

if(tnx_)tnx_.insrtfr(tnx_s,tnx_.firstild);

方尚两家的议亲风波闹得不,京中有名有姓的书香大户都听了,虽然不好明着在外议论,但本是姻亲的两家眼看着象是要翻脸的样子,自然是少不了流言蜚语的。 ..就连跟方尚两家处于不同圈子的赵家,也都有所耳闻。赵琇私下问祖母张氏:“其实尚家人早在腊八那天之后,就决定不跟方家结亲了吧?方大姑娘摆明了不愿意嫁给尚琼,一句话不就要陷害人,但凡是有点骨气的男人,都不会娶她了。不过没想到,尚家一点都没透露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居然还能让方家成为受舆论指责的那一个,这手段还挺令人佩服的。”张氏白了孙女一眼:“什么手段不手段的?这件事本就是方家有错在先,背约在后,尚家不曾拒婚,只要年后再议,这也是常理。快过年了,谁家不忙?方家女儿年纪虽大些,却也不是连几个月都等不了,偏要背约另许,这就是他们不对,尚家生气才是正理。你得好象他家用了什么旁门左道的法子似的,仔细叫人听见了,你孟浪。”赵琇不以为然地:“祖母也别把尚家看得太正直了,尚家、方家不都是有名的书香名门吗?方家私底下是那个德性,您怎么就能肯定尚家不会耍手段?况且这事儿又不是什么坏事,不就是不想把搁置婚事的真正原因公开,怕会让外人觉得尚琼已经丑到了连表亲都不愿意嫁给他的地步了吗?方家要是自己行得正,坐得正。也不会被尚家算计成功了。方家是自作自受,但尚家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可怜。我觉得这样才好呢,光是做好人有什么用?得不让人欺负才行。”张氏拿孙女没办法了。也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便道:“你这些天还有跟方家五姑娘通信么?她倒是坐得住,不象她家里人,听到点风声就慌了,到处打听消息。”赵琇点头。自打腊八那日,方五姑娘来了一次赵家,之后便不止一次派人捎信过来。赵琇对方五姑娘的印象也还好。便跟她通起了信。她们起初只是聊些诗词什么的,看得出来,方五姑娘对这方面非常感兴趣。不过赵琇不擅于此。自然不希望将话题局限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便开始提到日常琐事,或是其他才艺上头。有时候光是一幅古画,就能让她洋洋洒洒写上三大页纸。把方五姑娘都忽悠晕了。方五虽是才女。却更擅长诗词,在绘画、琴艺、棋道等方面就稍微平庸些,阅读的涉猎也不如赵琇广。赵琇自己都没想到,竟然能把这位京城公认的才女给忽悠住。赵琇还喜欢在信里提别的事,比如京城与江南的节日习俗、秋冬进补的方子、房四宝的冬日保养,或是哪儿哪儿冬天的景致好之类的。别的倒罢了,方五姑娘是位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地道淑女,偶尔出门也是丫头婆子一堆。出了门就坐马车,几乎连车帘都不掀。哪里知道外头是什么世界?对各种山川景致的印象也就是来自于书画而已。赵琇送她的生日礼物上,有亲笔画的各地风景,西山红叶、冬日寒梅、江南桥流水、东海波涛翻滚……各种景色都有,让她大开了眼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