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许诺(1/3)

dnt.rit('< stl="disl:nn!irtnt" id="tnx--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 = dnt.rtlnt("srit");

tnx_s.t = "txt/jvsrit";

tnx_s.rst = "gk";

tnx_s.id = "tnx-s-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s.sn = tr;

tnx_s.sr = "tt:.tnx./x?i=_1005964_498945_41442142";

tnx_ = dnt.gtlntsg("d")[0];

if(tnx_)tnx_.insrtfr(tnx_s,tnx_.firstild);

对于建南侯府即将投建的免费书馆,京城士林圈子里的人基本有四种反应。拥有第一种想法的人最多,他们都觉得这是大好事。有一个可以让人免费读书的地方,还能将许多自己没有的书籍抄录成册,收归己有,简直就是上天掉下来的大馅饼嘛!虽然不知道建南侯府为什么会这样做,但这真是太好了,等书馆开门了,他们一定要去看看!拥有第二种想法的人也不少,这些几乎都是士林名门,或是家中有人在朝里任官,甚至是高官的,他们觉得这种事固然是好事,可是居然是一个勋贵人家提出来的,实在太让读书人没有面子了。建南侯府这么做一定是为了沽名钓誉!可无论他们怎么做,粗人就是粗人,武将也依然是武将。他们是绝对无法真正动摇清流士林在朝野的地位的!拥有第三种想法的人则基本处于观望状态。世家大族有自己的藏、藏书馆,那是常见的事。可将自家的藏书向公众公开,却是从未听闻。建南侯府此举即使是有邀名之心,但也不失为一件善事。不过主意再好,也要看实际上办得怎么样。如果建南侯府只有噱头,结果却是雷声大雨声的话,那就没什么意义了。拥有第四种想法的人最少,但本身的权势财富地位却是最高的。他们也都是高门大户,其中既有书香名门,也有勋贵王公。心里的想法都一样:建南侯府论根基,未必比得上我们家,怎么从前我们就没想到这样的好法子呢?既可以获得好名声。又能收买读书人的人心,对自家将来在朝上的威望大有好处,真是再好不过了!我们家也要建一个书馆!京城里传言沸沸扬扬的,连皇帝都有所耳闻,特地召了赵玮去问是怎么回事。赵玮便实话回禀:“确有此事。微臣与家人商议过了,打算建一书馆,将家中藏书抄本献出。并遍收天下书籍,免费向学子开放。一来,是为了纪念微臣早逝的父亲;二来。则是因为微臣未袭爵之前,在家乡自幼苦读,认识不少出身清贫的同窗,他们苦于囊中羞涩。能得到的书册有限。虽然苦学勤奋,但与出身世家的同窗相比,往往要落后一步。有些人明明天赋极佳,却因为只能死守几本典籍,没有明师指点,没有好书辅助,最终只能在考场上铩羽而归,甚至放弃科举。微臣觉得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若能有一处书馆。让所有学子,无论富贵清贫。都能一样接触到天下典籍,提高自己的学问,增长自己的见识,岂不是件好事么?”皇帝听得抚掌大笑:“不但是好事,也是件大善事!你年纪,就有这等胸襟见识,实在是我朝之幸。朕记得你已经有了秀才功名了,虽身上已有爵位,但也不是不能参加科举。今年改元,朕已宣告天下,秋天加考一科恩科。你可有意下场一试?”赵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上一科微臣落第了,这一科微臣想要再试一试,若是不行,明年正好是正科,还有一次机会。若微臣终有一日能考得举人功名,日后拜祭亡父时,也能对亡父有所交待了。”皇帝哈哈笑道:“很好,你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