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老百姓的喜好变了(2/2)

能像在座各位从真实性思考问题,要是那样,全国人民都成为批评家了,只要你想赚钱,那就必须服从市场需求,如果想对人性进行批判,那就只能不去关注市场,一边是市场的娱乐化,一边是严肃作品,两者很难统一起来。”

此时,一直没吭声的马卫河开口道:“林总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时代就是这样,我们那个时代喜欢看革命电影。

改革开放后,这些电影就不吃香了,少林寺那部电影让我们这帮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们决定不了时代,只能被时代裹挟向前,至于到什么地方,谁也说不清。

不过今天听林总这么一说,明白了很多呀,说到底还是人的观念再变,从以前的严肃认真,到现在的嘻嘻哈哈,从严肃文学到现在的通俗文化,这就是时代的变化,林总对这个时代的认识真是透彻,比不了,比不了呀!”

“那是自然!”孙怡在旁帮腔。

王树看了孙怡一眼,心里想:你怎么总是跟林云唱反调?不是说好了要合作的吗?

孙怡也不理对方这茬,就当是没看见,他的想法很简单,林云说不行就不行,谁说也不好使。

林云早就看出王树的意图,说实话,他对是否合作并不抱客观态度,在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国内的电视剧行业只能说平平淡淡,没有太出彩的剧集出现,大家对那些表现大时代下个人情感的电视剧不太感冒。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港城和湾湾省那边的电视台进入内地,出了几部合拍电视剧引起巨大反响,什么古田乐版神雕侠侣,马井涛版倚天屠龙记,还有就是琼摇阿姨的梅花三弄三部曲,这些电视剧彻底引领了时代,一时间古装电视剧盛行其道,大量资本流入,一时间电视中满是这样的剧集。

林云不会劝孙怡转行去做电视剧,毕竟他没那精力,写歌简单,写剧本可不容易,自己总不能挖空心思替他写剧本吧,在九十年代一部电视剧能赚多少钱?百十来万就了不起了。

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那就是林云对王树不太感冒,这家伙的确有才,脑回路清奇,文字也很幽默,只是口无遮拦,大嘴巴乱说,在前世就因为祸出口出,直接让上面封杀了,于是跑到米国,阴阳怪气的说点闲话,大赞米国社会,典型的臭公痔行为,这种人林云会搭理他吗?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