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09章 南下之路(2/3)

两边人滔滔大哭一番,走完了过场,刘泽清忙恭敬道:“侯爷,卑职这次带来了五万两银子,三千精骑,另外,卑职在曹县还储存了一些粮草,只要伯爷一声令下,卑职必万死不辞!”

要么说刘泽清机灵呢,这厮,该站队的时候,绝对是毫不含糊的。

徐长青慢斯条理的点了点头,擦了把眼泪,“刘军门远道而来迎驾,忠心天日可见,本候也是佩服不已啊!走,先去见皇后娘娘和太子爷吧。”

刘泽清不由大喜,赶忙急急跟在了徐长青身后。

不多时,有徐长青的引荐,刘泽清忙又来了一遍,跪倒在周皇后和朱慈烺的马车前,滔滔大哭不止。

周皇后和朱慈烺此时早有准备,忙仔细安抚,一派君臣和谐的模样。

只是不远处徐长青的嘴角边却是露出了一丝漠然的冷笑。

这世上,还有什么生物,是能比人类更虚伪的?

可身在局中,哪怕是徐长青,也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

此时正值初秋,天气不冷不热,很适合赶路,除了晌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大家要休息规避一下,其他时间,效率还是很不错的。

按照这个效率来计算,海城距离南京一千三四百里路,至多二十天出头,便可以抵达。

安抚完刘泽清这边,徐长青又多了三千精骑的‘爪牙’,在巡视和布防上面也更为轻松,便不理会其他应酬,专心致志的想起了心事。

此时,因为大局得以保全,大明的军事体制虽是糜烂,但是根骨的大框架还是在的。

北方沿线,徐长青、黄澍,包括登莱的王廷臣和刘肇基先不说,山东南开始,还是有不少有实力者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盘踞在襄阳的左良玉父子。

左家父子一直号称‘拥兵二十万’,在当年朱仙镇大战时,徐长青已经感受到了其中水分,不过,左良玉这厮还是很有手段的,这几年时间,他的底子徐长青都摸不透,恐怕比不上这账面上的吹水数字,也绝差不了太多。

再者便是一直盘踞在曹县,在山东经营多年的刘泽清。

这厮不仅为人灵透,当年也是在辽东体系中出来的,仅看他这些精骑家丁,封他一个伯都不亏。

另外,还有庐州的广昌伯刘良佐,淮扬一带的靖南伯黄德功,都是狠人!

包括此时还在大同的王朴,逃亡到宁夏的高杰、李国忠等人,都还在大明的旗号下。

再算上凤阳、南京及各地的其他防守力量,哪怕不算郑家,大明此时在纸面上凑齐百万大军,还是不难的。

而在这些势力中,刘泽清已经用实际行动,投靠到徐长青的门下。

王朴更不用说了,只是一时半会还过不来。

另外,王廷臣和刘肇基跟徐长青也都有过命的交情。

哪怕是左良玉,也和徐长青有着名义上的姻亲关系,左良玉也算是徐长青的‘老泰山’之一。

这一来,此去南京,徐长青最需要防备的,便只剩下刘良佐,黄德功,以及凤阳和南京的本土势力。

今天的行程很顺利,傍晚便是抵达了既定目标、已经被空置几个月的利津县。

徐长青没有继续赶路,按照原计划休息。

晚上,跟徐长青喝酒的时候,刘泽清也对徐长青透露出诸多他掌控到的消息。

比如左良玉和刘良佐、黄德功这边的一些精确情报。

与徐长青的预估差不多,左良玉在这几个月内又征兵数万,就算达不到二十万大军,估计也差不多了。

不过左良玉此时还是很门清的,不敢直接跟徐长青对着干,他现在的主要精力,都在防备大顺国。

而刘良佐和黄德功,都是能拿得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