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24 天道有赏!(3/5)

姜头也让画师给自己女儿画了一张像,然后交了钱,注明要找一个上门女婿。

找上门女婿,也是这里的一大业务。媒婆们将老姜头一家情况记录一下,就让老姜头回去等消息,有了消息,他们牙行会派人去通知的。

老姜头还是有些不放心的说:“这到底要多久啊?姑娘年级也不小了。”

这媒婆笑了笑,说:“放心吧,我们天门县的姑娘还是很抢手的,就算是当上门女婿,也有大把的男子想来,而且你家条件也不错,定然给你招一个身强体壮的姑爷来!”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买牲口,但是在没有感情基础上,大家都只能将条件量化,只有找到符合自己条件的,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姜花花被她老爹这么摆弄了一出,自己也有些不高兴。但是她又不能说什么,这女儿的婚事,还是要父亲做主的。

而且是招来上门的,她要也不会受到婆家刁难,衡量一下,她也没有说什么。

普通百姓的婚姻,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只有生活上的斤斤计较。高层人士的婚姻,同样也没有那么多的风花雪月,有的只是强强联合。

反倒是那些中层人士,可能还有一些机会挑选到自己喜欢的对象。

老姜头一家做完这些,就开始启程回家。

经过了差不多十天的赶路,他们回到了自己的村子。老姜头将张巍的神像放进神龛,然后开始每天的祭拜。

棉田的棉花就要能收割了,老姜头每天要巡查几次,要掌握棉铃的发育情况,这棉铃长得越好,这棉花就越多,就越能卖上价格!

老姜头忙着,他的儿子、儿媳也没有闲着,每天都要干各种活,家里有十几头牛马,这都是要喂养的,还要指挥奴隶干活。

姜花花闲着没事,不是跟着母亲、嫂子干些活,就是在村边的小山包玩耍。她还记得,在前几年,她还需要给家里放羊。

她那个时候年级不大,但是也要每天赶着十几只羊在附近的草地上吃草,到了秋季这个时候,她还要跟着父兄、嫂子去割草储藏起来,给牛羊过冬用。

那时候的日子,可是苦得很,父兄是没日没夜的干活,她年级小,最轻松的活就给了她。那时候的她,就喜欢在这小山包上,看着小羊吃草,无忧无虑的待上一整天。

后来,县里来人推广棉花,又是给种子,又是提供技术,教导种棉花的人,都在村里住了一年!第一年,家里是半信半疑的种了十来亩棉花,这还是看在张巍大老爷的面子上才种的。

大老爷赶走了鬼方人,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环境,这面子是要给的。

当年,这十几亩棉花丰收,县里派人全部收走了。老姜家赚了一百三十二两银子。姜花花至今还记得,老爹和兄长,看着这一百多两银子,两人是又笑又哭的。

当年冬天,家里宰了她最喜欢的两只羊过年。她很伤心,都哭了一场。但是羊肉是真的好吃!

第二年,家里不要她放羊了,老爹说了。这羊放一整年,累死累活的割草,也比不上种几亩棉花。

几只羊杀了吃肉,家里人开始垦荒,开始种植棉花。当年一整年,除了他们家,村里其他家也是如此,玩命的垦荒,玩命的种棉花。

一年辛苦下来,他们家足足开荒了一百亩地,种了一百亩的棉花,人都要累死了。

但是那一年,他们家收获了足足一千两的白银。冬天来临的时候,家里用这些钱翻新了房子,重新做了大炕,买了麦子,磨了白面,吃了一整年的白面大馒头!

开春之后,老姜头花大价钱买了奴隶,继续开荒种地。家中的牲畜,除了牛马,其他都吃了。还买了不少牛马。

有了更多的牛马,就能开荒更多的地,就能种出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