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78 各方暗流(5)(2/2)

着吴使的表演,要说潘濬没得到吴王的指示,私自出兵入蜀,谁相信啊?眼前这几名吴使一唱一和,演的倒是逼真,只是让诸葛亮心中压力巨大。

过了两天,第四批使节到了成都。来自魏国的使节堂而皇之地出现了,手里拿着魏帝曹叡的调停书。书信上盖着魏帝大印,里面是规劝汉吴两国要顾及民生疾苦,化干戈为玉帛云云。

魏使大义凌然:“我大魏天子顾惜中原征伐日久,百姓疲敝,民生困扰。虽然汉吴两国几番与我大魏天兵为敌,但魏帝心怀仁慈,不愿追究。今愿意以不向两国复仇的表现,为汉吴两国重新交好做一个表率……”

“……希望汉吴两国止兵息戈,与民休息。”

魏使放下手中的卷旨,结束了自己转述的、曹叡义正言辞悲天悯人的讲话。

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吴使,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谁都知道,汉吴打起来,魏国是笑得最开心的。前一阵汉吴两国还签订盟约,一同伐魏,让魏国很是紧张了一阵子,现在汉吴两国居然自己打起来了。

曹叡现在说不定快活得哈哈大笑,抱着肚皮在洛阳乐得打滚儿。

别看这魏使一副心怀慈悲,止戈天下的样子,心里其实恨不得汉吴两国打出狗脑子来。他此番来成都也不是为了什么调停,只不过是来刺探情报,打探军情的。

诸葛亮终于扛不住压力了。涪陵郡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战争是谁挑起的,到底打起来没有,如果打起来了战况如何……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重要,但他的丞相府却什么都不知道。

自执掌大权以来,诸葛亮事必躬亲,更兼他记忆力超群,因此益州上下大小事务,没有他心里不知道的。多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诸葛亮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的窘境。

“快去替我看看,那涪陵郡如今到底怎样了!”诸葛亮焦头烂额地对自己府上的亲兵命令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