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丞相问政操大略,权贵群谏逼青主(2/3)

姜药行礼道:

“启禀丞相,丞相府属官一十六人全部到齐。从五品以上朝臣一百六十八人,已到一百三十二人,未到三十六人。”

新朝廷中姜药选拔的官员,作为姜党和变法派,当然全部到齐。

可家臣们充任的朝臣,却有三十六人没到!

就是和姜药有交情的兵部尚书韩苍,都没有到。户部尚书丰济等人也没到。

六部尚书一个都不给面子。

说来也不奇怪。姜药入仕青阀才几年时间。而这些人都是老牌封臣,本地豪族。

怎么将姜药放在眼里?

你一个毛头少年,一个外来户,当个丞相就后来居上,让我们当你的属官,参加你主持的议政会?

做梦吧你。

姜药相的官面,顿时不好看了。

“哼,我大青开元立朝,厉行变法,维新图强,那是主公的圣旨。他们胆敢抗命不来,那就是抗旨不尊了。”

“抗拒孤,孤不计较。可抗拒主公圣旨,万不可姑息。”

姜丞相一顶大帽子就盖下来。

抗旨不尊。

本来,整个神洲也没有抗旨不尊的罪名。一阀大事,从来都是阀主和亲族、家臣商量着办,很少有阀主在大事上一言而决的。

亲族和家臣们普遍反对的事,阀主也不能一意孤行。

看起来似乎很民主,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在姜药看来,这不过是奴隶制民主罢了。属于最坏的那种民主。

以青氏宗亲为主的贵族,和家臣为主的世族豪门,组成了粗暴简单的统治结构,把持了中央到地方的权力,垄断了绝大多数的资源。

而且,不对广大百姓提供基础的公共服务。地地道道的奴隶制政权。

这种制度再“民主”,始终是那一小撮贵族豪门参与的游戏。注定了它必然是极其反动的。比封建**还要反动的多。

可按照姜药的《大青律》,已经有了抗旨不尊的罪名。

违抗阀主的命令,就是抗旨!

这让贵族和世族很是恼火。

阀主的话,什么时候成了圣旨?圣旨又是什么?天条?

大事都让狗屁朝廷和官府管着,让那些寒士散修参与大事!那他们算什么?岂不乱套了?

“大理寺卿何在?”姜药面沉如水的说道。

“下官在!”大理寺卿严信站起来。

姜药明知故问的问:“抗旨不尊,是何罪名?”

严信道:“禀丞相,按照《大青律》,君上言出法随,乾纲独断,抗旨不尊者,斩!”

姜药点头:“好,念及他们初犯,念及新法颁布不久,就从轻发落,革职。”

姜药一边说,一边霸道的写了一道免职令,盖上相印。

竟然借口三十六个家臣拒绝来开会,一口气全部罢黜他们在新朝廷中的官职!

韩苍和丰济等六部尚书,全部撸了!

然后,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任命的六部侍郎,全部提升为代理尚书。

吃相不但很难看,而且很粗暴。

“丞相。”主簿楚恒说道,“按照丞相官制,六部尚书乃是正二品大员,任免尚书实属大事,是不是该请君上处置?”

作为姜药的亲信臣属,楚恒的话当然是为姜药考虑。

他担心丞相的做法,招致君上不满。要是君上对丞相不满,事情就难办了。

他哪里知道,青主已经吃了第六颗毒药,对丞相的信任更加坚定?

已经到了无条件信任了。

姜药道:“君上倘若不信孤,如何肯把一阀大权尽数相托?照办就是,不需麻烦君上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