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一章 后天阵母…茗山书院 (二合一)(4/6)

姜药一看,果然见到这新修不久的楼牌,真有一种氤氲之气,显出几分古老。

很明显,这是感应到了天道气运。

“善哉。”姜药轻摇羽扇点头,“道之为气也。”

说罢,拄着蛇杖拾阶而上。

上山台阶两边,每隔十丈就有一对石兽,显示茗山书院的极高规格。

不一时,前面又是一座楼牌。

上面四个字:修文道场。

又是一副对联:

四书通大道,心海明月在;五经感太微,灵台魂灯长。

这也是姜药的手笔了。

此人众人看到这对联,更是感到大有道理。

及至到了书院,首先入眼就是一个青石广场,雕刻着一个相貌奇古的老人,抚须展卷,意态通幽。

旁边石台上八个字:大成至圣,万世师表。

此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据姜太傅说,乃是上古先贤圣人。本来,整个青阀都没有人知道孔丘这个人。

可是现在,孔丘在青阀的名声极大。

当然,也仅仅局限于青阀了。其他地方,没人知道孔丘是何方神圣。

孔丘的厉害之处是,他的《论语》大道至简,妙意高远,非常容易上头。

越是研究《论语》,就越是感到自己之前的道,很不完整。

或者让人感到,自己之前的道,不对,歪了。

太傅说,孔丘是儒道之祖,儒道乃人道真意。如果天下不修儒道,那么天道就是有缺的,个人的道也会受到影响。

姜药带头对孔圣雕像施礼,这才进入祭祀孔子的至圣文宫,然后才进入书院道场。

这里,就是文院了。

很多身穿崭新襕衫的少年武修,正在研读《四书五经》。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道并行而不相悖…道不同,不相为谋…”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对于文教早就断绝的真界来说,能读懂《四书五经》这种“史前经典”,显然并不容易。

他们,仅仅识字而已。

很多书中的人名,事件,典故,都是他们不知道的。

尤其是《春秋》和《易》,让他们学的有些吃力。

还有人,在按照姜药的字帖,练习所谓的书法,或者作画。

这些人之前只知道武道,什么都不懂。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学习这些从未接触的东西。

他们学的越深入越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很多人的道心,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圆润。

他们更加坚信,学习这些能让自己道心更完善。

姜药看到第一批精心选拔的学子,感到非常高兴。

这首批九百学子,全部是寒门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四书五经》和琴棋书画,还要学习统一的武道功法,很像一个宗门。

宗主就是书院的山长:姜药。

这些学子,将是传播儒道,教化天下,再开文明的种子。

“学生见过山长大人!”学子们见到姜药,都站起来,用统一的儒教叉手礼,郑重行礼。

姜药回礼,当众做了一番读书有利于修道的演讲,又写了几幅字,都是华夏一些先哲名言,用来鼓励学子。

接着,又到武院,观摩学子们修炼武道和武技。

武院是用阵法禁制加固过的,学子们读书之余,必须修炼武道。他们进入书院学习,乃是文武兼修,不能放弃武道。

除了文武,他们还要学习律法,制度。

姜药很满意。他发现,所有的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