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9章 米鲁之乱(1/2)

大明朝廷为了巩固在贵州的统治,从明初就开始以卫所制度屯军屯田于贵州。

周绍安这个普安知州,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实权,普安多是少数民族,多由当地土司自治。

一般人都不愿意来这么偏远的地方任职,周绍安也一样。

周绍安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化当地的少数民族,促进民族融合,平息土司间的纠纷。

周绍安很不喜欢这个蛮荒之地,也不喜欢和这些蛮夷打交道。

就想着在任上平平安安的度过三年,找机会调离这里。

但是怕啥来啥,有两伙土司又打起来了。

这种土司的纷争要是处理不好,会记录到官员的考核里的,考核不合格就不能升迁。

如果事情严重了甚至会被贬谪或者罢官。

由于周绍安平时疏于了解少数民族的事情。

事情发生后才知道打仗的土司是哪两部。

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周绍安不由骂道:“果然是蛮夷,如此不知廉耻!”

有个当地苗族土司名字叫做隆畅,隆畅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妾名叫米鲁。

有一天,隆畅与米鲁因一言不合而互相殴打,米鲁一气之下跑回了云南沾益娘家,到了娘家云南以后,米鲁和当地的另一个土司阿保好上了。

这时候的隆畅已经年老,就让儿子(非米鲁所生)隆礼继承了土司的职位,并且让儿子接米鲁回来,谁曾想隆礼来到米鲁家后,也和米鲁勾搭成奸,米鲁、阿保、隆礼三个人过上了“小三口”的幸福生活。

老隆畅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率兵攻打阿保的地盘,烧掉了阿保的寨子并杀死了躲藏在寨子里的亲儿子隆礼。

米鲁闻讯大怒,与阿保合伙攻打隆畅。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家庭纠纷,后来演变成了感情纠纷,再往后演变成了伦理纠纷,最后大打出手搞成了父子相残的局面。

周绍安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明白了这件事的祸根就是米鲁这个女人。

这女人简直就是个红颜祸水,要是没有这个女人哪儿来的那么多的事端。

在周绍安的眼里,这种女人活着就是耻辱,就应该浸猪笼。

周绍安派人给双方送信调停,咱们有话好好说,别打生打死的了。

隆畅表示停战可以,先把米鲁给我送回来再说别的。

阿保表示隆畅攻打我的营寨,让我损失惨重,要赔偿我的损失,并且向我赔礼道歉。

周绍安觉得事情可以谈,而且理在隆畅这边儿。

毕竟米鲁是隆畅的妾室,阿保绿了人家,周绍安觉得阿保有些理亏。

于是周绍安写信劝阿保把米鲁送回给隆畅。

摆事实,讲道理,米鲁是人家的妾室,先给人还回去再说。

在信中没少说米鲁的坏话,说米鲁不过是一个少廉寡耻,不守妇道的女人罢了,何必为了一个女人大动干戈。

而且信中还带有威胁的语气,你们都乖乖的听话,不然朝廷大军一到,顷刻间让你们灰飞烟灭。

周绍安就是太想当然了,觉得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大男人何患无妻,何况就是一个妾室而已。

但是他低估了米鲁的魅力,阿保收到信之后,自然是米鲁也看到信里的内容了。

米鲁勃然大怒,这大明的官儿也太侮辱人了。

阿保自然不肯把米鲁送回去,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阿保,为了给自己的爱人出气,决定搞死周绍安。

于是便假意同意周绍安的要求,要求大家面对面的坐到一起和谈。

周绍安不疑有他,便约了阿保和隆畅在山里见面。

没想到阿保和米鲁在山里设下埋伏,把周绍安和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