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6.筑城之乱(继续吃瓜)(2/5)

气,说道“神丁门疯了,曹门主为了给司马少门主报仇,现在四处树敌,他打听了过往与司马少门主有仇怨的人,然后逐个怀疑、不断攻打人家。”

“这次是我们筑城下辖的金仓县县长求救,他儿子曾经因为一个沪都来的舞女与司马少门主交恶,结果曹门主就安排人手要刺杀他儿子,鹿大帅安排我们去保护他们一家的安危。”

他们的任务很紧急,但左二还是先邀请云松上车送他去见公孙无锋。

云松上车,司机扛着一袋子东西上了车顶,然后‘咣当咣当’的声音在后面响起。

他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左二骄傲的说道“他在给燃料箱里加木炭。”

云松愕然问道“这这车烧木炭的?不是烧油的?”

左二说道“烧油的兵车只能从西洋进口,那些西洋白狗子非常贪婪,要价很高,所以我们从沪都买了这种烧炭的车。”

云松知道烧煤烧炭可以驱动火车轮船,这还是第一次知道烧煤烧炭也能驱动汽车!

他问道“烧炭的话,车子动力行吗?一公里消耗多少、多少炭?”

听到这话左二敬佩的竖起了大拇指“道长你是懂行的,这两个问题可是汽车的关键!”

他给云松介绍了一下,这车子其实不是烧煤炭的,而是烧煤气的。

每次开车前司机要摇风生火产生煤气,汽车靠燃烧煤气行驶。

烧煤气动力差点劲,这车的时速最快能达到四十公里,差不多每公里消耗一斤木炭。

要知道黔地不产油,如果是烧油车的话,那他们还得从外界买油,一旦起了战事让人封锁了后勤补给线,那汽车只能趴窝。

而黔地多山多树,这里煤炭多,所以当地车子几乎都是烧炭的。

烧炭车也不土,这车的生产技术还是从高卢斯坦引进的呢。

公孙无锋住在筑城边缘地带,临水而居。

历史上筑城是有城墙的,鹿敬天执掌黔地军政大权后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其中最大的改革项目就是拆掉城墙改成修建环城马路。

左二给云松介绍,他们这条马路长二十里,宽十米,有两侧与大江相接,江上沿路开设大小码头,这大大方便了当地货物运输

“当年鹿大帅不仅动用了大批男女民工,甚至城内驻军、各校学生也被组织参加修路,可谓全城动员,轰轰烈烈,如今成了我们筑城一景。”

云松从车窗看出去。

筑城面积浩大、占地极广,两面环江、城市环一条大马路,路上来往车辆竟然不少,当然多数是牛车马车驴车,小轿车少见,然后他看到了一辆电车。

这电车是绿色的,车头挂着大铃铛,有人挂在门口抓着铃铛下的绳子,一旦有人出现在车道上他就会使劲摇晃绳子。

然后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云松好奇看向电车,这东西在筑城绝对是最时髦的交通工具,因为车上的乘客满满当当且衣冠楚楚,看穿着就知道他们都是黔地的有钱人。

穿着稍微普通点的要坐车甚至进不去车厢,他们只能一只脚站在车厢边缘、以双手拉住电车的边框上……

临江一带都是新房子,井然有序,这是当下年代的江景房。

本来这一带是回迁房,拆城墙建马路的过程中也拆掉了许多民居,后面政府组织盖起了统一的新房,将百姓往后迁。

但是经过权贵们的操作,最终这些布局合理、质量可靠的房屋都被瓜分掉了,这导致筑城在短时间内多了许多流浪汉。

公孙无锋的家是个精致典雅的院子,占地规模颇大,门前就是小码头,围绕码头有饭铺、有旅馆、有商店,算是一个小居民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