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89章保举(2/3)

周大人却坚持已见,“非常时候,当然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桃县离京城极近,宁县令过来便利。况那县中之事并不繁杂,可从我府尹调一位推官去兼顾就是。”

这也太不要脸了。

又要人去送死,还想霸着人家的坑,太没道理了。

看不下去的户部尚书姜大人站出来道,“若要人去,好歹也得师出有名。不如调到我们户部任个主事,才勉强说得过去。”

可此时跟周大人交好的吏部尚书,于大人也站出来说,“桃县县令是从六品,户部主事是正六品。官员考核起码也要三年吧,宁大人才上任半年,这就升了一级,实在与朝廷规矩不合。”

姜尚书冷笑,“方才不有人说,非常时候,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怎么这会子又讲起规矩来了?”

眼看还要吵闹,永泰帝忽地问道,“谢大人,你看如何?”

谢应台心中一跳。

京城府尹,吏部尚书周于皆是他的人,这会子皇上是疑心起他了吧?

再想想不过是舍一品官职,却能把宁怀璧往虎口上送,倒也不亏。

于是他道,“按理说,宁大人这样,确实没有升级的道理。但事有轻重缓急,依臣之见,不若将宁大人暂且调任户部,代任六品主事一职。待战事结束,视其功绩,再行定夺。皇上以为如何?”

“可。”永泰帝爽快点了头,大印一盖,把宁怀璧给调了。

可随后在桃县县令的任命上,却没有听从周大人的推荐,任用那位辛升乾大人,而是被今年的新科榜眼半道劫了胡。

那也是个世家子弟,且年过三旬,为人沉稳。

横竖桃县最大的毒瘤,那些皇庄管事们已经被宁怀璧打趴下了,这位榜眼就算做官没什么经验。但有家族相帮,在桃县当这个县令,也不在话下了。

只宁县令在转岗之前,给永泰帝上了一封奏折。

半点没提自己委屈,只是说起桃县的长远规划。建议朝廷取消外地客商入京的强买强卖,转而施行更为人性化的分级买卖制。

简单来说,就是将全县的果品按个头品相分出级别,不管是出自果园,还是百姓自种,皆一样售价。

这样就避免了百姓拿好果子私卖低价,冲击果园的高价。也不必担心果园霸市,弄得百姓不好售卖,怨声载道。

如此一来,衙门还可以根据销售情况,适当收取税金。一部分用以供奉皇家所需果品,一部分留在当地,用以修桥铺路,促进本地发展。

不得不说,宁县令这折子写得很实在,永泰帝看了也没什么好说的。

人家一不谋私,二不谋利,马上都要走了,还留下这样一道奏折,那是真心想为了百姓做点实事的。

张家黑妮的命案告破之后,虽然四个案犯都已被处死,但当地贵族和百姓之间却产生了微妙而巨大的鸿沟。

从前抢夺果园之仇,如今害死幼女之恨,百姓们不说,却记在了心间,不知道哪天就会爆发。

说真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留这么大个隐患,永泰帝也是很膈应的。

而此时,宁怀璧这主意,恰好就是他个契机,施恩当地百姓。

永泰帝相信,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天长日久,总能让人淡忘仇恨。

况且,这主意损害到皇上的利益了吗?

没有。

损害到那些果园主的利益了吗?

也没有。

真正受到损害的皇庄管事们已经被打压下去了,象永宁长公主这样好不容易才拿回果园的实际持有人,甚至巴不得有人定好规矩,好照着执行。

省得没几年,底下那些新提拔起来的管事们又起了私心,闹出乱子。

所以他们在得知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