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36章约定(2/4)


宁四娘哎哟一声,“那可再好不过了!昨儿恰巧接着夏家来信,说家里老太太身上有些不好,催几位舅爷回去。他们一早就出去联系船了,但想必没你这个好。你且坐着,我先叫人报个信去。”

夏家二老念葭也认得,当年上京时,还挺投他们二老缘法,有颗老银扣子,她是一直串作护身符戴着的。

此时听说夏老太太病重,忙道,“正好我小叔子也来了,若是赶得急,让他回去说一声,倒不必跑来跑去了。”

宁四娘道,“薛家小郎也来了,怎不请人进来?哪里好让客人跑腿,唤个下人去就是。”

念葭道,“若下人去,也不知我爹住哪儿,传话又怕传不清楚。若老太太赏脸,让他进来,直接交待几句行么?”

宁四娘道,“这说的什么话?快请!”

于是,在喝了几口茶之后,薛东明也被请了进来。

他只比薛东琴大一岁,却已生成与兄长一样高大,且性子淳厚,说话憨直。宁四娘很是喜欢,又请了夏珍珍过来,再三谢过,薛东明领了差使,也不含糊,风风火火的走了。

这边念葭跟宁家婆媳聊起家事,听说她昨儿去看了宁芳,一切都好,宁家婆媳更加欢喜。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夏家四爷,夏明达得到消息,先赶回来了。

那边大爷夏明启和三爷夏明泰也谈了条船,却因带了好几家商客,回程要停靠好几次,只怕走不快。因不知汪思归能联系成怎样,所以那边也没回绝,只派他回来问消息。

又过了半个时辰,薛东明顶着烈日,满身大汗的又赶回宁家。

“已谈妥了!找了艘车船,可以先送你们回去,只船上带了不少鲜果,价钱要略高些。”

宁四娘及在场许多人还不知道什么叫车船,一个脆生生的小男孩声音冒了出来。

“车船又叫千里船,因船上加装了人力踏板,就算是无风无浪,也能日行百里。如今天热,好些地方只怕没风。若有这船,从京城回江南,大概半个来月就够了。”

这是安哥儿,他趁着读书间隙来祖母这里逛逛,没成想听到这个,正好是他感兴趣的,便忍不住插嘴了。

夏明达听着大喜,“半个月已经很快了,我们来时,走了快两个月呢。就这个了,价钱什么的好商量,只要快就行!”

薛东明道,“半个月却不敢保证,汪大叔说,除非能借到官府的令旗,否则一路避让,至少得走一个月。”

这事宁家还搞不定,得拜托英王府。

夏珍珍道,“那我打发个人,去王府跟二丫头说一声。”

宁四娘点头,事关老人家,就算麻烦,也得麻烦他们一回了。

“若有快船,要不你也跟着回去看看吧。”

这事她其实早跟媳妇说过了,夏珍珍心里自然也想回去,可再看家里这老的老,小的小,她怎么走得开?

还有件事,全家只有她和宁怀璧知道,连宁芳都瞒着。

宁怀璧在西胡没消息那会子,宁四娘因日夜担忧,诊出了个胸痹之症(冠心病)。

卢太医悄悄告诉夏珍珍,这个病平时里看起来就是有些心痛,似乎也不打紧。但若是操心劳累,或者是换季时稍不留意,一发病就有可能去了。

夏珍珍怕婆婆多心,一人咬牙扛了此事,只每日侍奉汤药,无比仔细。

等宁怀璧回来,彻底养好了身子,她才悄悄把此事跟丈夫说了。

宁怀璧自然感激妻子用心。后头听说岳母生病时,却也无奈。

他知道于情于理,该让妻子回去,可夏珍珍走了,家里怎么办?

若有宁芳这个大女儿在,还能帮着分担家计。偏偏她又嫁了,底下孩子都小,还有谁能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