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3章安慰(2/3)

有空,还会亲自指点一二,从不藏私。

陈氏方知,原来大户人家娶媳妇,看的可不仅仅是那一张脸,还有出身嫡庶,谈吐教养。

可家里男孩吃不了苦,女孩又岂能例外?要不是陈氏亲自盯着,外孙孙女早不想学了。

只有谢润娘,肯下功夫。

知道哥哥今非昔比,就算不指着攀附豪门,她也不想丢了兄长的脸,学得认真又勤奋。

反观陈氏那一对孙女外孙女,皆有十来岁,年纪也不算小了,可教养嬷嬷略说几句,就各种甩脸子,以至于装病逃学,十分的不象样子。

但就算如此,陈氏还是想替她们争取去英王府赴宴的机会。这日谢云溪一回来,她又缠上去说。

“……红儿柳儿虽说规矩差些,到底年纪还小呢,想来那些奶奶太太们也不会见怪。眼看润娘都出去好几回了,她们瞅着能不羡慕?每回她们姑姑一走,都得在家哭好久呢。你不说那王妃是你师妹么?那也算是红儿师姑,就带去开开眼,想来王妃大人有大量,也不会计较。”

谢云溪瞟着嫡母,垂眸不语。

他如何不清楚陈氏的那点小心思?

做客是一方面,她还眼红润娘出门收到的打赏。

因要顾忌名声,自从嫡母来了,他每回明面上收的俸禄银子都是一半交嫡母,一半交白姨娘收着,这一半还得充作家用。

但若是妹妹出门交际收的打赏,谢云溪却全命润娘收进自己的小私房。

这个道理,请来的王嬷嬷早就说过,只有那些最不讲究的人家,才会去收女孩儿得的东西。且润娘收着,日后也可算在她的嫁妆里,省的也是家里的银子。

可陈氏瞧着实在眼馋。

因有宁芳的提携,谢润娘几回出门做客,收到的打赏都颇为丰厚。

尤其是宁芳给她制的衣裳首饰,还有替韩祺办事收的礼物,都十分体面。陈氏粗粗估算了下,怎么也值二三百两银子。

这在乡下,就是很丰厚的嫁妆了。

虽然王嬷嬷说两个小的还上不得台面,但陈氏却想把她们放出去先赚些打赏了。

万一运道好,得了哪个贵人青眼,肯收去做媳妇,哪怕是做妾,陈氏都是很欢喜的。

可谢云溪怎能容她如此胡来?

尤其如今正是润娘要结亲的关键时候,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任这位眼皮子浅的嫡母坏了自家名声。

正想怎么敲打她几句,赵丰年带着喜鹊来了。

说来也巧,谢云溪租了这套三进的小宅院,恰好就离着四喜斋不远。

而夏明启在盘下铺子之时,也在附近买了处大杂院,供伙计们居住。如今自然连铺子一起,都送了宁芳。

因身份所限,赵丰年就算知道谢云溪住在附近,也不好来往。但如今他是新婚,便带着喜糖和新娘,过来拜会一番了。

谢云溪略客气几句,也赏了红包东西,便要打发他们走了。

可陈氏没见过,只见喜鹊生得白净漂亮,还插金戴银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少奶奶,又蹭过来说话。

“哟,这是哪家的少奶奶,二郎你怎么不请进内堂来喝杯茶?也让你侄女外甥女结交一二。”

喜鹊一下红了脸,赵丰年也很尴尬。

忙解释道,“太太误会了,我们乃是英王妃的下人。我媳妇,从前也只是王妃府上的丫头而已。”

陈氏顿时讪讪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谢云溪出言把人打发了。

回头便道,“太太也常自诩是有见识的人,怎么却这样不谨慎?好在这还是在咱们府上,且王妃的下人,必不敢在外头说我们家的糊涂事。若让侄女外甥女去到王府,闹出笑话来,就算我不怕丢脸,王妃也肯包涵,可让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