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69章收债(2/3)

京畿大营。可是等到老兵过世,他们的儿孙长大时,就有些人不乐意了。觉得自家长辈为了大梁朝出生入死,才落下残疾。就算英王府有功劳,也是他们替咱们府上赚回来的。所以程家拿田地给他们种,本是天经地义。若是个晓事的,该把田地早早白送给他们才是。”

宁芳听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否则这样无耻的话,谁说得出来!

一将功名万骨枯。

虽说这些小兵因战伤残很可怜,但救济他们却不是将军的责任,而是朝廷的责任。说句难听的话,都是一样从小卒爬起来的。程兴有本事挣下这样的富贵,他们没本事挣,也活该受穷。

怎好意思拿着程家的善意当天经地义?

程峰道,“所以,也亏得这些年皆是京畿大营在收租子,否则能不能收上来还真不好说。且如今咱家一共就这么几个人,就算把地收了回来,难道还能一亩地一亩地的去收租子?”

刁民难缠啊!

宁芳懂了,“之前不知道这出时,我原想着,既然这田地收回不易,不如还是让杜老将军代收,但以后我们要收一半的租子。如今看来,我们只收那三分之一足矣。否则,也让人觉得程家太好欺负了。”

不是宁芳要做圣母,但杜老夫人都已经明说了,就指着这份租银开销过日子。

如果她硬是现在就全要回来,就等于断了杜家生计。就算杜老将军同意,他家儿孙也肯定会生事。

虽说道理在英王府,但世人不会这么看。横竖事不关已,定会有许多人说风凉话。

譬如以前祖上都没收,怎么如今就变得苛刻起来?

再譬如你家日子又不是不能过,何必强逼老杜家?

尤其英王府势大,更会让人说程家的不是。

宁芳没那个精力去跟人撕扯解释,所以不如让出一部分利益给杜家,先把能收出来的,收回来一部分。等到杜家渐渐适应了,再一点一点的要回来。

到时世人只会说英王府仁义,再不能有半句坏话。

这回,程峰程岭一起笑了,“你跟三郎还真是心有灵犀,他也是这个意思。只是接下来,关于杜家,你有什么好法子?杜老夫人必向你请教了生意经的。”

宁芳苦笑,“这个我还真没想好。原本我是想着杜家子弟人多,又擅蹴鞠,不如就做些相关的生意。象他们昨儿比赛时用的球衣球鞋绑腿什么的,看着都很不错。但杜老夫人又说她家似是没什么财运,做十回生意能赔九回,勉强一回还是保本那种,我就不太敢建议了。然后再想想杜家子弟虽不是特别有钱,但穿戴也还体面,基本做到一碗水端平。这做生意于他家,就更不适合了。”

程岭听懂了,“你的意思是他家人多,花用皆归到公中,于是便都不爱操心。就算有好生意介绍,也没人肯十分上心,才会做什么赔什么。”

宁芳点头,“就是如此。象从前我跟娘去到乡下庄子,也是约定赚出三百两银子以上的收益便归自家,我们母女两个才会绞尽脑汁的出主意。若仍是搅在一个锅里,赚了不归我,亏了也不找我,那还如何赚出钱来?”

程岳素来聪敏,顿时猜到,“那你想给他们的建议是——分家?”

宁芳确有此意,“可如今杜老将军和老夫人皆是健在,只怕这个家是不好分的。但若肯跟我外祖家一样,先把产业分开,只怕日子就能好过些。”

程峰素来厚道,“这话弟妹你就别说了。若杜家能想到,自然会去做,若不愿意,还白招人记恨。”

可程岳却道,“她这话是对的。大哥,如果我们想把那地真正收回来,就非帮着杜家立起来不可。”

程峰一怔,“不说只收一成利就好了么?怎又要都收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