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85章知错(2/2)

我特特让你领头去接人,是想让你去卖个乖。你倒好,把人得罪了还不自知。莫非你还以为,你跟长房疏远了,你大伯就会拿你当亲儿子疼了?”

呃……

宁云偲也有些急了,“孩儿知错,那如今怎么办?”

宁守信道,“能怎么办?四娘原在家时就不是个好性儿,这回子把她得罪狠了,她晾一晾咱们也是应该。先就这样吧,好在如今住一处了,回头再慢慢下功夫好了。”

且不提他怎么琢磨往后要善待大房之人,此时在宁府后花园,有人却因宁四娘的“不给面子”,打算过来让她们知道一下“好歹”。



荫凉的菩提树下,宁芳正坐在一处小小古朴的四方亭中,听徐妈妈讲古。

因今天日头有些大,宁芳逛了一时,只觉得晒得慌,便不爱动了,但几个弟妹却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乍到一个新园子,只觉处处透着新奇,非要逛个尽兴。

夏珍珍心疼大的,也要顾着小的。便让宁芳在这里休息,她自带着丫鬟婆子打着伞,陪孩子们满园蹓跶去了。

徐妈妈年纪大了,自然留下,顺势跟宁芳讲起家史。

“……要说咱们宁家在金陵虽不敢说是一等一的人家,但这宅子倒是人人称羡。不仅大,园子修得漂亮,还是很有些来历的……”

宁家在此居住了一百来年,但这所老宅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建这宅子的家主姓严,乃是个盐商。暴富之后便请了当时江南一个著名的才子,设计了这所园子。

可惜他过世之后,子孙不肖,竟是一场豪赌,便将这偌大的宅子输掉。后辗转倒了几次手,落入一个顾姓富商手里。

这顾家富了好几代,自比严家门风严谨得多。不过自得了宅子后,顾家先祖为了警示儿孙,牢记这个教训,便将园子里一处被毁坏的双檐八角亭改建成了简朴方正的四方亭。

“……喻意着做人就要方方正正,不可走歪门斜道,甚至于还特意挪了棵菩提树来。从前我也不知所为何意,后来听太太说起,才知菩提原是佛家敬重的树。种在此处让子孙看着,就是让他们……”

看徐妈妈一时忘词,宁芳猜道,“清心静思?”

徐妈妈笑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所以咱家这个勤思亭,在金陵可是大大的有名。每回宴客,客人必点名要来这里看一看。后来是咱们长房的曾老太爷,就是那位做过正五品翰林院学士的大人还在世时,有个朋友,也是挺大的官儿。听说了咱家这个亭子的故事,便提了个建议。让照着从前那亭子的模样,做个壁灯搁在亭里。说两边看看,才更能让人明白道理呢。”

那是抚今追昔,发人深省。

宁芳看着墙上的壁灯点头,也不急着纠正徐妈妈,只问,“既然顾家如此治家有方,怎么这宅子又到了我们家手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