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乱中取正(2/3)

码头的时候一样,手续费还优惠了不少!

他不管这些货是哪里来的,只要是中原的好东西,梁川就欢迎!

终于看到了希望!

凤山就头一只涅盘的凤凰,又要重新展翅高飞!

梁川没想到在拐卖人口方面,耶律重光还有这个优势办法!

不过,可能这个年过了,这个办法就不好使了。

到时候,南风一起,凤山的货物就要带到中原大地,那时,全大宋就会知道凤山梁氏的存在,劳工的秘密也会公之于众!

生意有时候也要赚一波快钱呐!

走私现在已经走为台面上的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这个行当从北方京东东路,到南方的广南西路,万里海疆谁不是靠着大海吃饭!朝廷不想让倭人赚钱,却把自己的碗和锅给砸了,天下哪里有这么愚蠢的办法?

就算老百姓不想赚钱,可是商人们拦不住了,商人们肯不赚钱,那些当官的也不能断了自己的小金库啊!

清源原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了许多人不言明说的榜样,他们也开始放任老百姓去走私,等朝廷有怪罪的时候,再去抓几个人砍几个头!

实在拦不住呐,再拦下去,所有人都要下海去造反了!

海上有一座大港名为凤山的消息仿佛病毒一般快速快遍了大江南北,这还是多亏了那些死死守在清源的外地商人的功劳!他们许多人把货压在清源就是这了赌这一把!这一次,他们赌对了!

无数人把家业留在清源,倾家荡产,更有无数人在这里重新东山再起!

那一夜,清源港里万舟偷渡。。

没有梁家护佑的清源,谁也不敢给他们的生意背书,只能冒着杀头的危险下海了,运了凤山虽然转一手,可是这生意能做!

清源民间巨大的抵触情绪消除以后,整个清源的活力再次被严重打击,整个城市就跟死城一样,没有任何的活力,不过货物还是依旧往这里运,但是钱这里却赚不到,因为全部走私到了对面去。

耶律重光一个计谋招不到人后,阴谋不用,开始用阳谋,港口招募劳工!

这个计划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大家都知道这招人是干嘛的,可是就是没有人明说,朝廷也不敢把这层纸戳破。这是许多人最后的活路,朝廷不给饭吃,还要断人家后路,民不反谁反!

招募劳工对于本地人的诱惑力不大,但是对于那些不停涌向清源的外来劳工,那真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哪怕他们不知道被安排到哪里!人家说了,给屋子给地饭吃,这三点谁不向往!

每天往夷州的船半夜都会偷偷地发船,可是船上的人谁看不到一丝紧张与不安,上船的人全是自愿来的,他们只有对未来美好的向往,许多人甚至都把家书寄了过来,没有别的话只有两句,这好,速来!

这一条最好的航线,千百年来已经有无数人走过,只是极少有人下定了决心定居到对面去。

航海的技术还不够大洋上风浪的级别,否则,就不仅是在内海附近航行,夷州岛甚至可以成为远洋的跳板,它的历史成就将会更高!

海上的生意在复苏,所有人仿佛都察觉到了这一点,可是官府看不到,官府的眼中只有光明,没有黑暗中的苟且。

朝堂上的新政已经推行了一年,正是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也是斗争白热化结果,是驴子是骡只有这个时候拉出来溜溜。。

据说,赵官家对这一届新政的清源班子意见非常的大!

本来新政完应该是河晏海清,国富民强!可是边关报请发饷,国库一开,里面竟然一文钱也没有!赵祯想自己的几个孩子发一点福利,问了几次,竟然连像样的宝物都拿不出手!换作以前,哪里有为国库里面的钱发过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