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73 大明玄武门 (二合一)(2/4)

天下兵马的于谦。结果万万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石亨会红得发紫,成了那个恩隆最盛的宠臣。

历史会改变,追名逐利的天赋不会改变,石亨终究还是把握住了机会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沉忆辰默默看着朝会上的一切,他此刻满脑子想的都是朱勇在马车上提及的“投名状”,直至退朝前景泰帝朱祁玉点名到御书房面圣,这才让他回过神来。

山呼“万岁”之后,满朝文武退去,沉忆辰正准备前往御书房的时候,忠国公石亨却亲热的靠了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恭喜沉阁老,此时总督辽东讨伐兀良哈三卫,以文官身份掌武事,说不定能成为下一个靖远伯!”

沉忆辰没料到石亨会过来主动跟自己搭话,于是赶忙拱手谦虚道:“忠国公客气,靖远伯数十年戎马才破例封爵,本阁部差之甚远。”

“少年出英雄,沉阁老不必过谦。”

说罢,石亨换上了一种唏嘘的语气继续说道:“本公时常回想起当初在辽东与沉阁老并肩作战的场景,那时的金戈铁马令人热血澎拜,希望这一次总兵九边,依旧能默契的通力合作,达成汉唐封狼居胥之功!”

总兵九边名义上包含了朱仪目前驻扎的居庸关,以及沉忆辰即将要总督的辽东都司。双方毕竟并肩作战过结下了交情,石亨现在卖个好,期望到时候统筹起来能更加顺利,用剿灭兀良哈三卫的功绩来坐稳忠国公之位。

石亨很清楚封公将惹来很多目光跟非议,只有实打实的战功才能堵住别人的嘴,沉忆辰跟朱仪仗打的越漂亮,他这个名义上的总指挥也能沾点光。

“辽东一战忠国公的英勇,本阁部可谓是毕生难忘,日后大明九边在忠国公的统帅之下,定能马踏漠北,横扫王庭!”

沉忆辰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石亨愿意主动示好,自然话得捡好的说。如果历史已经改变,他没有诬陷导致于谦被腰斩于市,单论用评价武将的标准来看待石亨,毫无疑问是合格的。

就好比徐有贞,只要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发挥出来的作用可能会名垂千古。

可是石亨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沉忆辰的心境瞬间沉入谷底。

“沉阁老重情重义,远非一些刻薄寡恩之辈能比拟,陛下还在御书房等着觐见,那本公就不打扰了,再会。”

刻薄寡恩之辈,如果沉忆辰没有猜测错误的话,石亨应该指的就是于谦。看来当初朝会上几句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依旧是酿成了死结。

只能说某些方面于谦耿直的有些过头,丝毫不留情面导致没有转圜的余地。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于谦是一个圆滑世故的官员,他还能青史留名吗?

还没等沉忆辰回话,石亨的背影就已经跨出了奉天殿,无奈的叹了口气后,他只能先遵从圣谕前往御书房,看看景泰帝朱祁玉私下召见自己到底所为何事。

当沉忆辰来到御书房,发现这一次显得特别安静,屋内只有景泰帝朱祁玉跟成敬两人,往常伺候的宫女太监通通站出门外回避,甚至就往守卫在长廊的禁卫军,位置都远离了些许。

“臣,见过陛下。”

“沉卿,母需多礼。”

朱祁玉很随意的摆了摆手,脸上神情却有些凝重。

“想必沉卿心中一定很好奇,朕为何会单独召见于你。”

还没等沉忆辰回话,朱祁玉就自顾自说道:“夺门之变发生后,朕处理了一批依附于太上皇的叛党,其中大多数仅遭受贬黜,把对于朝政的影响给降至最低。”

“但朕心中很清楚,人的野心跟不如意是无法消除的,只要根源存在明日依旧会有另外一批叛党的诞生,贬黜治标不治本,对于朝政的危害后患无穷。”

说完这段话后,景泰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