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71 不懂沈忆宸 (二合一)(2/5)

在唐宋时期,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按照沉忆辰仕途正值当红,以后估计是没有太多机会出镇地方,更别说来到杭州府游玩,自然的好好欣赏不虚此行。

沉忆辰对于游览西湖美景,并无多大的兴趣,毕竟心中有着太多事情放不下。但时辰尚早,闲着也是闲着,便点头答应道:“那好,劳烦徐通判带路。”

“还请提督稍候,下官换身衣裳便来。”

说罢,徐东海就拱了拱手返回屋内,换上了一件普通文人士子的青衫。

徐东海的这个举动,恰好提醒了沉忆辰,他开口商量道:“徐通判,我这次出镇福建有军务在身,西湖雅集上就不便暴露官身,要不以文人相称?”

“下官岂敢失礼。”

“无妨,你称呼我为向北,我称呼你为东海即可。”

面对沉忆辰的坚持,徐东海也意识到暴露官身确实有些不便,于是点头应道:“那下官就逾矩了。”

“嗯?”

“抱歉向北兄,那东海就逾矩了。”

“客气。”

拱了拱手,两人便走出府衙,朝着西湖方向前行。

杭州作为江南富庶之地的底蕴古城,街上繁华热闹程度,几乎不下于京师。

两边的摊贩叫卖,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动,让沉忆辰真真切切有了一种,太平盛世的错觉。

谁又能想到仅在一省之外,福建确实处处烽火,民不聊生。

由于西湖雅集的举办,此刻西湖已经有着一些衙役官兵维持秩序,并且限制普通民众的进入。

当然,这对于沉忆辰而言不是问题,徐东海禀明了一下身份后,为首军管便点头哈腰的放行。

没有后世游人喧嚣的西湖,映衬着还未消融的白雪,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沿着苏堤走了一段后,徐东海就找了个湖边小亭,然后让下人拿出准备好的火炉美酒,与沉忆辰坐下一边欣赏着断桥残雪,一边举杯对饮。

“向北兄,我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与你这样坐下对饮。”

可能是逐渐放开了,也可能是徐东海骨子里面还保留着一些年少轻狂的本性,他言语中没有了官场的上下尊卑,更像是一种唏嘘感慨。

“世事无常,谁也无法预测将来之事。”

沉忆辰这是在回应徐东海,同时也是在回应自己。

随着福建局势的陡然变化,大明的历史走向越来越超脱了沉忆辰的控制,他已经无法确定未来会如何。

“你还记得冯子楚吗?”

冯子楚?

听到这个名字,沉忆辰脑海中仅剩下一些模湖的记忆,好像在那日叩阙鸣冤后,就再无了声息。

“不太记得了。”

“京师向北兄你怒斥他为土鸡瓦狗,引得天下士林耻笑,又遭逢科举名落孙山,现如今已经疯疯癫癫了。”

“喔……”

沉忆辰随意的应了声,他可以与徐东海把酒言欢,在于当年双方其实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可对于冯子楚不同,此人利用大势让自己骑虎难下,不得不上疏得罪王振。如果不是自己占据着历史先知者的优势,可能那封上疏就会成为“祭文”。

大度不等于圣母,这种人沉忆辰没有丝毫的同情。

“还好小弟有自知之明,否则今日就没有与向北兄坐下对饮的机会了。”

徐东海自嘲了句,那一场小三元庆功宴,算是把他给整服气了。

“对了向北兄,你可知先生身体近况如何?”

本来沉忆辰仅仅是当个聆听者,去听着徐东海回忆一些当年往事。

可在听到“先生”两字后,他瞬间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