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07 喷子用处 (二合一)(2/4)

之中。

他还记得那日沉忆辰从东阁离去的背影,相比较紫禁城的红墙金瓦,一身青色官服显得是那般渺小。如今回头再看,此子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变得愈发伟大。

听到高穀突然谈起东阁往事,沉忆辰也是瞬间感到鼻头一酸,立马就红了眼眶。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忆往昔很容易触动到内心的情感点,其实朝堂为官哪怕政见不同,谁又何曾没有过一颗公心大义呢?

“高中堂,你好好休息,晚辈先行退去了。”

“去吧……去吧……”

高穀刚才的谈话就犹如回光返照一般,现在就陷入了一种喃喃自语中,不断的回复着沉忆辰“去吧”这两个字。

见到这种情形,沉忆辰轻轻退出门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内心感到沉重无比。

想当年自己初入仕途,朝廷满是永乐跟仁宣两朝的老臣,还碰到了“三杨”时代的尾巴。随着时光匆匆流逝,高穀已经成为了阁部大臣中的最后一人,也很快将会驾鹤西去。

人生短短几个秋,时间走的真快,却又仿佛宛若昨日。

明良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就在沉忆辰看望过后的第二日,高穀就与世长辞。

身为数朝元老加内阁大臣,明良帝给予了身后哀荣,礼部尚书空缺的前提下,沉忆辰越疽代包给了决策,赠高穀“太保”头衔,并且谥号“文义”,彰显其辅左朝政多年的功绩。

同时沉忆辰还完成了高穀的托付,当即蒙荫其子高峘入国子监读书,并且特意拜访了国子监祭酒,托付对方要从严对待这名纨绔子弟。

另外还托赵鸿杰放出话,高峘的狐朋狗友谁还敢继续拉着他吃喝玩乐,免费赠送锦衣卫诏狱一游的待遇。

要知道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本就充斥着威慑力,再加上赵鸿杰有了沉忆辰的加持,权势跟地位基本上已经到达了高峰,谁敢不长眼无视他的放话?

高峘最终能不能安心读书改邪归正沉忆辰不知道,但只要这小子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普通人过完一生,娶妻生子给高氏一族留个后,也算对得起高穀的临终托付。

由于高穀葬礼的举办,原本定好的礼部尚书廷推被退后了,满朝文武基本上都去高府吊唁了一番。不过沉忆辰却没有闲着,清丈全国田亩的政令仅仅是个开端,关键还得看人如何执行,否则颁布的就毫无意义。

不要觉得清丈土地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别说是放在封建王朝,哪怕就是放在现代社会有各种科技加持,很多国家依旧做不到对国土耕地有精准的数字。

虽然沉忆辰还没有颁布税法,但清丈土地这道政令一出,地方士绅豪强就会如同中枢官员一样,很快便会领悟到跟税收有关系。

历朝历代皇权基本上不下县,最基础的七品县官想要坐稳位置,就必须跟当地名门望族搞好关系,久而久之双方就绑定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为了少缴或者不缴税赋,最简单的办法自然是隐瞒真实的田亩数,反正山高皇帝远随便报个数就行,难道你沉忆辰还能走遍大明山山水水,丈量清楚每块土地吗?

历史上张居正靠着“考成法”的威力,仅部分执行就清丈出来两亿八千万亩隐瞒的田地,为明朝每年增税四百余万两。十年时间变法下来令国库充盈,变相为大明续了起码四十年命,直到万历三大征还在吃张居正改革的老本。

沉忆辰的目标是超越张居正,他相信目前大明士绅阶层隐瞒的田亩数量至少在三亿五千万亩以上。如果能全部登记在册,然后再按照阶梯税收制度去执行,这部分的银两会在六百万两以上,并且随着水利设施的修建还会逐年上升。

想要把这部分隐藏的田产挖出来,并且后续能收上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有“考成法”的加持逼迫,依旧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