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三章 跟刘翊有关(2/3)
多人家破人亡。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情况,更何况,万历是因为地主都不交税,才派太监到民间筹款的,实属无奈之举。如果税收正常,谁去费那个劲。实际上文官士大夫对老百姓的危害比太监大多了。说白了,太监属于皇权的附属存在,可以说是皇权的影子,他的存在就是在于对抗文官集团,保证皇帝大权在握的,就这点来说明朝的监、阁共理国政的政治模式并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是监、阁共理的政治模式,客观上使明朝皇帝可以偷懒,而这也是明朝中后期皇帝多怠政的原因所在。而皇帝一偷懒,自然害怕文官们抱团架空他,所以就故意给了太监很大的权力,将太监推到前台,使太监与文官斗个你死我活。>
加上太监本就是身体残缺之人,遇上好的的太监,诸如冯保和黄锦之流还没什么的。遇上刘瑾和魏忠贤之流,做事没有底线,疯狂的打击文官集团,所以自然会形成表面上太监乱政的局面,其实刻意营造这一切的幕后黑手在于皇帝,而正因为这个原因,太监也很容易被收拾,没有兵权不说,平常又跟文官集团斗个你死我活的,只要皇帝想要收拾太监了,放个话,那些对太监恨之入骨的大臣比谁都积极,擅权的太监自然马上就被收拾了。>
只是因为历史都是由文官来写的,才把文人士大夫写得很好,一个个风流倜傥、铁骨铮铮。当然,文人之中也确实有牛人,史官把他们当成了典型的例子大书特书。多数太监不识字,更别提记录历史了。好太监一般是无法被记入史书的,只有坏太监才会被记入。>
明朝太监虽然多是乱政之辈,但不乏善良之辈,诸如嘉靖时期的太监黄锦,就曾救过海瑞一命。再反观文官集团,也不可能都是善良之辈,也有祸国殃民的奸臣,但为什么明朝太监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都是无恶不作呢,就是因为太监处于文官集团对立面,而笔杆子在于文官集团手中,所以明朝的太监多少有些被妖魔化了。>
此时的应天府中,就是这样文官跟监督太监闹的水火不容,>
起因就是成化以来,自宫以求进用者越来越多,朱见深曾屡颁令严禁自宫,但由于这是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所以一直不能绝迹。>
此时的宦官机构,就形成了“十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也”。随后,宦官的人数飞速增长。有右副都御史彭韶曾上言:“监局内臣数以万计”。>
有礼部上奏说又有自宫及宫其弟、子、侄者四五百人,朱见深命锦衣卫重杖而遣,并申令以后如有再犯,本人处死,全家发边充军。>
皇上明发禁令后,作为南京的应天府当然是执行,可是那些已经自宫的人怎么办,文官集团统一口径,流放执千里。可是在南京的监督太监却很是同情这些人,跟自己一样现在要被驱逐,就偷偷地保了下来。就这样双方的矛盾就出现了。>
这是一场文官集团对抗宦官的争斗,严格来说就是文官对抗皇权的争斗,因为宦官是代表皇上的利益,可是目前朝堂却是“纸糊三阁老,泥朔六尚书”把持,文官没有顶梁柱,就显的力不从心,各自为政。>
此时的朱见深完全沉溺女色,重用奸佞,荒政误国。以不学无术而著称的万安内阁中,刘吉和刘珝只知夸夸其谈,趋炎附势,故而得名“纸糊三阁老”;在上行下效中,六部尚书自然也是亦步亦趋,完全成为宦官集团的附庸,故而得名“泥塑六尚书”。>
所讥讽的对象,正是万安、刘吉、刘翊三位内阁,吏部尹旻、户部殷谦、礼部周洪谟、兵部张鹏、刑部张蓥、工部刘昭六位尚书。>
“纸糊三阁老“中的老大万安,行为和举止似乎太过浅现,太过粗鄙。前几年连章子俊的”大明第一家“都要抢夺,就知道是什么水平了,而刘吉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