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故计重施(1/5)

“师傅,能给弟子讲讲这位易心前辈的故事么?”沈凌霄热切地道。

“其实,易心前辈生平的故事,为师也不大清楚。只是在一些青城典籍和你师祖的讲述中,了解了一点点他老人家的往事。”贞观慨然道。

“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前辈,为何在我派的典籍中,却没有详细地记录他老人家生平故事的篇章呢?”沈凌霄显得有些奇怪。

“具体原因,为师也不太清楚,”贞观摇摇头,“不过,我猜想,应当是易心前辈自觉心中有愧,不肯将他的往事记录下来吧。”

“心中有愧?愧什么?”沈凌霄觉得很意外,追问道。

“具体的也不知道,”贞观一边回忆,一边道:“为师年轻时曾听你师祖讲,那位易心前辈修成绝技后,内功深不可测,御剑术出神入化,数丈之内,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在当时的武林之中,无有出其右者!那时我青城派名头之响亮,就连少林也有所不及……直至数十年后,江湖黑道之人,对我青城派也是闻风丧胆,远远避易。”

沈凌霄一边静静地听师傅讲,一边遥想着这位前辈当年的雄风,心下敬仰不已,啧啧赞道:“真是太了不起了!”

贞观也慨叹:“是呀!真可谓震烁古今!……哎,可惜的是,自此以后,就再也没人修成过!……如今的江湖中人,多以为我派的御剑术,乃是我们自吹自擂,借以唬人的伎俩呢!”

沈凌霄揉了揉鼻子,忽然问道:“对了,师傅,易心前辈是多大年纪时修成的绝技?”

贞观微笑道:“你猜猜看!”

“唔……五十岁”沈凌霄一边猜测,一边看着师傅,见他摇头,又猜道:“六十岁?……五十五岁?……难不成是七十岁?……师傅,你就别卖关子了,我猜不到。”

贞观正色道:“二十九岁。”

沈凌霄耸然动容,大惊道:“这……这么年轻?怎么可能?……这位易心前辈岂非是神人?”

“对,‘神人’二字,最恰当不过!”贞观赞同,“我查过典籍,这件事千真万确,书上是有记载的。”

“易心前辈将他的修炼方法和心得传下来了么?”沈凌霄追问。

“听说他曾经将修炼方法和心得著成了书,并指导同门修习,但当时却没人能够又练成……不过,后来他又亲自将他著的书毁了。”贞观叹息道。

“毁了?……为什么?”沈凌霄诧异,“莫不是……易心前辈……不肯……”其实他想说易心前辈心胸不够宽广,有藏私之心,不肯将自己修成绝技的方法传于后人,但却没敢说出不敬前辈的话来。

贞观明白他的意思,摇头道:“绝不是。虽说易心前辈是位至情至性之人,但心胸却豁达得很,绝无藏私之心。其实,如今的《青城秘录》和《御剑神幻功》,便是由他在继承了前辈绝学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青城秘录》心法,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靠个人潜心自悟,融汇贯通,方能真正明白个中真义!”

“当年,易心前辈习成绝技后,纵横江湖十余年,从无抗手。不知什么原因,在他四十一岁时,忽然封剑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江湖中事。据说他在金盆洗手前曾说:‘剑者,凶器也!贫道前半生杀戮太重,心甚愧疚,所以决定封剑归隐,潜心悟道。此生除非遭际天地不仁之时,否则,绝不再用剑!’”

“后来,他在我青城戒律中增加了这四条:一,我派弟子不得成为朝廷御用武师;二,我派弟子在习成绝技后,不得争强好胜,不得在江湖上炫技;三,我派弟子当以江湖道义为准则,并时刻在江湖中保持中立,不妄分正邪,不妄断是非;四,我派弟子当以修道为主,习武为辅,世安则遁世悟道,世乱则入世卫道。”

“哦,原来这四条是易心前辈所定的呀!”沈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