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 堑壕战(1/3)

大村益次郎接手了之后,几乎继承了西乡留下的一切,包括西乡用血泪换回来的经验,也包括西乡犯下的错误。西乡隆盛和野力秋桐都认为只要搞定了铁丝网,日军就可以冲到满洲军的阵地前,然后开始和满洲人的肉搏战,大村益次郎也是这么认为的。

果兴阿的金手指素来非同小可,他穿越之前可是专业人士,因为有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他甚至比一战时参战的英德军人都了解堑壕战。作为果兴阿的得意门生,李振河等人当然也是完全按照大军将的办法干的。而且因为满洲陆大有个专门研究古阵法的学院,满洲军搞出来的一切部署中,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古阵图,先天八卦这玩意儿日本人一辈子也别想弄明白。

满洲军的堑壕,大体可分为六道防线。日本人遇到的第一道为铁丝网,除了个别的通电铁丝网之外,它们的主要作用为迟滞日军,为机枪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日军若是能通过铁丝网,他们便会遇到第二道的*阵和陷阱了。东京湾有原来日本人修好的港口设施,并不是沙滩,这就给了满洲布设*,挖陷进的机会。这些雷场和陷阱,也全部从古阵法中取了经,日本人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并躲开,然后撞到满洲军的枪口上去。古阵法的玄奥就在这里,要嘛踩到*或陷进里去,要嘛一头撞到火力网上去,日本人没有其他的选择。

日本人若是天赋异禀,能够连过两关,那么他们就能遇见真正的战壕了,也就是他们在望远镜里看到的满洲军阵地。但是这个战壕,可不像他们看到和想象的那样就是一条壕沟,而是非常复杂的一套体系。大体可分为一线的前线壕,支援壕、预备壕、以及最后的炮兵阵地。堑壕两壁被木板铁皮或者沙袋加固,为了防止泥泞,地上还铺有木板,而且果兴阿还吸取一战的教训,在内部设置了良好的排水系统。堑壕里设有宿舍、、指挥所、机枪据点、临时医院、厕所,甚至还为阵亡士兵,准备了简陋的灵堂。

前线战壕全部为直角战壕,战壕是不能挖成一条直线的,因为狭长的坑道会让炮弹更具破坏力。同时如果敌人的前锋士兵跳入战壕,子弹可以畅通的横扫整条壕沟。所以一战时英国将战壕修成曲线,并挖的越来越深,但是面对炮击时,仍然不能有效的阻挡冲击波在壕沟内肆无忌惮的收人头。而德国人将堑壕挖成标准的九十度直角,可以有效的遏制炮弹冲击波的蔓延。果兴阿取其精华,也命令满洲军把战壕都挖成了直角,以防敌人的炮击。而且因为满洲军引入了中国古阵法,战壕也就被搞成一道道错综复杂的堑壕迷宫。

满洲军在前线壕和支援壕设置了大量的机枪阵地,因为机枪是整个堑壕防御体系的重点,在坦克出现之前,依靠血肉之躯的冲锋绝对是送死。敌人肯定会视机枪为眼中钉,所以机枪阵地需要格外加固,机枪组也需要经常搬运机枪调整部署。除了这些机枪阵地之外,满洲军吸取他们在龙虎营的战斗经验,在各条壕沟之间的高地上,全都设置了永固地堡。果兴阿如今财大气粗,满洲军自然也就不搞什么砖泥结构了,全部的钢筋混凝土,一百五十毫米一下口径火炮,全都当蚊子。

除了这些之外,满洲军还有一个万不得已的办法,一旦这一整套体系全部被日军突破,他们还有一个终极大招。芥子气这种东东,百项工程早就搞出来了,不过果兴阿一直心存顾忌没舍得用。对日本,果兴阿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有*他都舍得扔。所以一旦阵地失守,满洲军便会在撤退后引爆存放在后方的毒气弹,毒死攻入阵地的日军,然后再重新占领阵地。

大村益次郎要是知道对面的这些准备,他一准不会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可是出于排挤西乡隆盛的考虑,大村益次郎还是来了。而且大村益次郎的心里,也没觉得满洲军不可战胜,就算满洲军的装备先进,他们的人数毕竟不多,日军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就算用人堆,也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