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2章 炮灰女知青5(1/2)

双板桥人民公社下的湾头大队位于洛县最南边。

湾头大队正值秋收忙季,地里黄澄澄的稻子一眼望不到边,丰收的穗子压弯了腰。

田地里许许多多的人弯着腰,一手拉过黄澄澄的稻子,靠到自己这边来,一手用锋利的镰刀,手起刀落间将成熟的稻子割下。

一次又一次机械性的重复收割动作,不知疲倦一般。

秋老虎的威力强大,大暑的滚热气息未曾散去,天空的太阳三百六十五度无死角的朝着拼命忙碌的人们昭示它滚烫的热情。

田里埋头苦干的汉子穿着露膀子的汗衫,常年在外劳作,风吹日晒,农村的汉子练就了一身精悍的肌肉。

古铜色的肌肤上灼人的汗水自体表渗出,打湿了薄薄的一层白衫子,身上的汗水更是跟过大水一样,怎么也流不完的样子。iquai.o

地头上,早早回家做好饭,过来喊人吃饭的妇女们早就见惯了每年农忙时一家几口齐出动的繁忙景象。

她们看了看地里忙忙碌碌干了一上午活的男人们,割好的稻子将它们拢成一捆,系好,后续拉到场里又碾,又扬,又晒才是要费好几天的大工程。

通知完还在田垄里忙碌的男人,纷纷往村里走的女人们闲聊起了话。

“我听说大队长家的爱国,今天开上咱村的拖拉机去接新来的知青了。”

跟在后面的人话还没说完,头盖毛巾的大娘听了这话,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了起来,“唉!”

其她人太理解她了,之前知青下乡,村子里听说过来的人都是有知识有学历的有为青年。

别说她们村了,公社下边的哪个村不高兴。

农民的想法很简单和朴实,上过学,可不比她们见识多吗,大家都盼着人过来。

结果,城里下来的小年轻长得不错,皮肤又白又细,和她们这些常年在地里打滚生活的人,又糙又黑的皮肤一点不一样。

干活干活不行,别说和村里的汉子比了,就是跟村里的老娘们也没法比。

大队还要给他们分口粮,这也就罢了,下乡的知青男的长得白净,一股子文人气,女的长得漂亮。

村里年轻的未婚男女,各个春心萌动,不少看上知青点知青的村民,一个个上赶着献殷勤,帮干活,老一辈的看在眼里,别提多堵气了。

“要我说城里的知青眼高于顶,村里的孩子看不清呀!”

语气停顿了一下的大娘,接着说道。

“人家城里来的,家世,眼力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哪里看的上你一个农村种地的。你看那老李家的栓子,辛辛苦苦娶了个知青,和迎了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进门有什么两样。”

另一个大娘忍不住连声开口应和。

“你辛辛苦苦娶回家有什么用,人家是因为吃不了苦,勉强屈就嫁过来的,心里根本没有你这个人。”

“那知青嫁给栓子后,门都不怎么出,别说下地了挣工分了。”

“栓子兄弟两三个,又不是只有栓子一个,时间长了,他兄弟忍得了,妯娌可吃不了这个亏,我可听见了,自打赵知青进了门,李家三天两头的吵架。”

说话的人就住在李老头隔壁,自然清楚他家的闹剧,听人一说,忙不迭的将自己看到听到的分享给同村的伙计。

看人都说知青的坏,没有一个说好话的,其中一个村民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公道话。

“知青里也不全是不好的,锦知青我看不就挺好的吗?”

插嘴的声音一出,其她闲话的人全部意味深长地盯住了走在最前面的大娘。

这大娘家里有个正值婚龄的姑娘,锦知青不仅长得好,性子更是没得挑。

听知青点里的其他人说,锦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