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9章 圣人往事,说虞山君(2/3)

虞山君身旁。

他是学宫大儒王游,曾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后便回学宫治学。

满脸褶皱掩盖不了他的心忧。

今日朝堂议事结果,他是知道的。

浩气学宫也好,有熊部也罢,对他们稷下学宫来说都是麻烦。

学宫大祭酒孔旻没有解释为什么,他便没问。

但是稷下学宫不对外开放,虞山君却放那些有熊部的崽子们进去闹事,这为什么?

他实在是难以按捺心中疑惑。

“稷下学宫,与国同龄,至今已万年。”

“治学不是闭门造车,学宫如今如同一潭死水,需要有人搅动风云,这样学宫才能养出金鳞。”

虞山君没有起身,他目视前方,仿佛在看向遥远不知何处。

一潭死水?

闭门造车?

这,何解?

稷下学宫,学问讲究知行合一,学子读万卷书便行万里路,从未有过懈怠,山君为何如此说?

虞山君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他缓缓说道:“知行合一这一脉学问在东荒已近万年了。”

“这门学问还是圣人当年提出的。”

“这万年中,稷下学宫,还有新的学问吗?”

“圣人何其伟岸,为后世开学问,铸万世之基石。”

“尔等后辈,当站在圣人肩膀上,高屋建瓴,推陈出新。”

“可缘何学宫山门,还是只有知行合一四个大字。”

“学问学问,有学也要有问。”

“你们不走出去,是要挨打的。”

“浩气学宫也好,有熊部也罢,孔旻看得比你们远。”

“学宫年轻人,吃点亏也好,毕竟吃亏是福。”

王游沉默了,他看向山门横卧古木,“知行合一”四个大字何其耀眼,真有人能推陈出新吗?

还有学宫学子,遭遇挫折,真的是好事吗?

稷下学宫学问,从来都是厚积薄发,知行合一前都是打基础,入世才是腾飞之时。

学宫四君子,最强者孔思文,如今也才四品铸魂中层,最弱者孟浩,如今才五品金身极巅。

而这群南土来的部落中人,可没有一人修为低于四品铸魂下层。

他真不想看着学宫后辈遭受如此挫折,亦不想学宫名声受辱。

万一惨败,那悠悠众口之下,稷下学宫该是何等动荡!

“山君,学宫治学,讲究厚积薄发,现在他们尚未......”

“狗屁!”

王游还没来得及说完,虞山君便粗暴打断了他的话语。

他一脸惊愕,虞山君却自顾自继续说道:“圣人五岁治学。”

“十五岁通晓四书五经,于浩气学宫崭露头角。”

“二十岁开一脉学问,后被打压,放逐荒蛮之地。”

“于穷山恶水间打出一片天,左手持剑,右手握卷,教化乡野之民。”

“其后不过五年,圣人破金身,踏铸魂,立真意,问神通,五年四境。”

“二十五岁的神通武者,盖压中州。”

“也正是因为如此,圣人学问才能在中州遍地开花。”

“厚积薄发那是中州那群书呆子提的,不是圣人提的。”

“他一生勇猛精进,可从来都是冠绝古今的存在。”

“所以说,你们这些人,天天念叨着知行合一,连你们祖师爷的生平都没有好好研读。”

“我看这学宫,是要经历点风雨了。”

“王游,回去,告诉所有学宫大儒,给我老老实实看。”

“不要提点那些年轻人,让他们自己打,自己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