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七章项目 二(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晚宴气氛热烈,宾主皆大欢喜,等到祝焱从吴海县委书记卫国房中出来,已是九点多钟了。     祝焱身体略有些发福,站在电梯里,脸上就有疲倦之色。     侯卫东心道:“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祝焱管着这么一个大县,每天都有太多的事情等着他来决策,太多的人等着他接见,也真是累。”     到了宾馆厅堂,祝焱吩咐道:“你让柳师傅先走,我们坐出租车到益杨土产公司厂房去看一看。”     益杨四周有好几匹山,盛产“铜杆茹”,铜杆茹顶端如一块钱硬币,整体是黄铜色,故而得名铜杆茹,铜杆茹味道极鲜,很受日本人欢迎,在八十年代中期,益杨土产公司是沙州少数能赚外汇的企业,生产的铜杆茹罐头畅销一时,算得上益杨支柱产业,一家企业,至少带到了千家农户的生产。     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工艺落后,营销手段单一等原因,铜杆茹罐头逐渐从沿海城市退出,日本人也开始对罐头产品不太感兴趣,益杨土产公司的效益越来越差,土产公司在职和退休职工前后积淀了五百多人,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听说要打出租车,侯卫东心里犹豫了一下,道:“祝书记,我有一辆皮卡车,能不能坐这车去土产公司。”既然当秘书,就算是祝焱的身边人。侯卫东觉得在多数事情上还是说老实话比较好,这样还会让祝焱觉得诚恳一些。     祝焱看了他一眼,“你有私车?技术如何?”     侯卫东笑着道:“祝书记放心。我的技术也不错,今天晚上就在外面吃的工作餐,一滴酒也没有沾。”     老柳听说祝焱不坐他的车,表情就有些奇怪,在车里磨蹭了一会,这才将车开走。     侯卫东快步朝梁必发的院子走去,很快就将车子开到了益杨宾馆门前。上了车。祝焱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夸了一句:“你这车子里面很干净。里面气味也不错。”     侯卫东“嘿、嘿”笑了笑,道:“私人的车,自然弄得干净一些。”心里道:“祝书记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好,喜欢干净、整洁。”     祝焱询问道:“小侯工作也没有几年。怎么就买得皮卡车,我看过你的档案,你的母亲是教师,父亲是警察,他们的工资也买不起这车。”     祝焱问这话,态度平和,也很直截了当。     “祝书记,我毕业以后,就分到了青林镇工作。随后就到了上青林工作组,任了一个副组长,上青林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只是没有通公路,空有一座宝山而无法开采。等到上青林公路修通以后,我就以母亲刘光芬的名义,和村里干部曾宪刚联合开了一个石场,修高速公路时,石场赚了些钱。”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侯卫东所说的话。绝大部分是真话,但是他也没有全部说。比如他到底有几个石场,每年利润,以及精工集团的股份,这些是他的秘密,不能向外说。     这些情况,祝焱从铁瑞青口中基本了解,见侯卫东丝毫没有隐瞒,心道:“俗话说,心地无私天地宽,侯卫东所说与铁瑞青所描述基本上一致,这个小伙子还是可以信任。”     祝焱之所以要用侯卫东,有三大原因,主要原因就是铁瑞青讲述的侯卫东修路故事,铁瑞青不是官场中人,自然不会用官场伎俩来夸大其词,侯卫东**修路的形象,就留给祝焱极深刻的印象;第二个原因就是侯卫东当副镇长,搞殡葬改革特别突出,高副县长多次在会上表扬这个年轻副镇长;第三个原因就是侯卫东毕业于沙州学院法律系,祝焱一直想配一个懂法律的秘书。     祝焱来到益杨工作以后,就头疼的事情是干部思想的僵化,体体制弊端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