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用人 上(2/3)

激愤地道:“人存政存,人亡政亡,这是封建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毒害,侯卫东是祝焱的人,这不错,但是他筹划的蓝图却是最科学的,符合新管会发展前途的,如果因为权力斗争就把这本蓝图毁掉,就太可悲了。”     易中岭饶有兴致地看着易中成,过了好半天,才道:“没有想到中成老弟还是如当年那么愤青。”他用手指了指脑袋,道:“进了官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要变,不要想着真理,也不要想着正义,你只需站在侯卫东的位置想问题,就能推断侯卫东下一步想要做什么,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     “如果我是侯卫东,一定要想办法把你挤走,绝不能让你留在办公室,其中的方法就多得很了。”     易中成不信,道:“新管会的报告是由我来执笔的,得到了县委充分肯定,从这点来说,我亦是有功劳的,我觉得侯卫东不是那种老官油子,还是有容人之量。”     他是文人出身,在府办也是从事文字工作,在文字方面自视甚高,更何况新管会原先的笔杆子文字功底实在不怎么样。,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易中岭冷笑两声:“我说的话都是在现实中悟出来的,侯卫东年纪轻轻就能当上新管会一把手,绝对不是简单人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强势人物都喜欢这一套。”     易中成摇头:“不见得吧。”     易家两兄弟的争论很快就见了分晓。     四月七日,经县人事局下文,同意新管会培设研究室,编制三人,职责与县委县政府研究室基本一样。     这份文件出台以后,易中成敏感地想起了大哥易中岭的预言,尽管还没有找他谈话,他心中涌动的激情就已经从高空摔到了冰冷的水泥地上,心情变了,再看侯卫东,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     八日上午,侯卫东把人事局的文件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管会发展的报告》拿了出来,点燃香烟,慢慢吸着,吸了一半,易中成走了进来。     “易主任,这份报告能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你功不可没啊。”     易中成坐在侯卫东对面,心里骂道:“先抑后扬,老一套了,什么屁就快放。”     正如易中成所想,侯卫东很快就表达出真实意图,道:“对于益杨县委县政府以及我们来说,新管会如何发展都是新课题,需要有理论水平的同志去认真研究,这是人事局给新管会下这个编制的目的。”     顿了顿,又道:“在新管会,易主任的理论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份报告,我的意见是把你从办公室的杂事中抽出身来,专心研究新管会的发展大方向,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事,希望你能挑起这付重担。”     易中成在肚子里早将侯卫东骂了一个遍,“没有看出侯卫东年纪轻轻,也和那些老官僚一样,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骂归骂,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易中成到底在县府办混了几年,没有当场发作,只是表情冷淡地道:“侯主任,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本人才疏学浅,恐怕不能担当重任。”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侯卫东很有刻诚意地道:“论理论水平,你在新管会首屈一指,别谦虚了,你肯定能把研究室的工作干得很出色。”     易中成出门之际,不由得想起一幅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亦行;说你不说就不行,行亦不行。”走到拐角处,他迅速地抹了抹眼角。     看着易中成有些落寞的背影,侯卫东心有些软,不过马上又强硬起来,益杨检察院出现内贼一事,给了侯卫东过于强烈的刺激,他实在不能相信易中岭的表弟,实在不能相信曾经为马有财服务过的人。     攘外必须安内,虽然由于抗日战争而变成了贬义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