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九章不务正业 上(3/4)

始着手收购火佛煤矿,在当新管会主任这一段时间,青林镇石场生意一直很好,他手里又积累了两百多万的现金,所以钱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他的干部身份,使他不能正大光明的做这件事情,他还是得借用母亲的名义,才能完成这次购买活动。     他以委托人的身份与周强谈了好几次,最后周强将火佛煤矿以一百四十万出手,将所有设备、全套人马留给了侯卫东,签字之时,侯卫东的母亲刘光芬亲自到了益杨,她坐着从精工集团借来了一辆帕萨特,涂了口红,夸张地戴了一幅墨镜,脖子上挂着金项链,这条项链是侯卫东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倒还有几分老板的味道。     刘光芬到了厂里,她还是到厂里转了一圈,火佛煤矿矿部是一幢四层楼房,收拾得还很干净,比想象中的情况好得多,唯一让人心焦的是看见了堆积如小山的煤炭。     侯卫东早已和周强将收购合同谈好,尽管刘光芬心有疑虑,但是处于对小三的绝对信任,她还是签下了合同。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回到了益杨县,刘光芬跟着儿子到了沙州学院,她只是到过沙州的新月楼,还从来没有到过沙州学院的教授楼,走到教授楼外,见绿树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十分宜人,她啧啧有声地道:“小三,你还会享福,这房子环境这么好,干脆我和你爸搬过来养老,你另外去买房子。”     侯卫东知道母亲刘光芬是在说笑话,她和老爸在吴海生活了一辈子,退休以后绝对不会离开熟悉的县城,便豪爽地道:“如果你愿意,今天就可以把爸爸叫过来。”     刘光芬这时又想起了堆积如山的煤炭,道:“火佛煤矿条件倒还不错,就是煤炭行情太差。”想到女儿女婿的丝厂亏得一塌糊涂,她心里就紧张。     “国务院下了文件,要关井压产,调整结构,火佛煤矿是在益杨还算不小,应该没有事。”侯卫东在科委没有什么事情,倒是将国务院发至省里,省里发至市里,市里再发到县里文件看了一遍,他要买煤矿,就特别留心这方面的事情,这个关井压产似乎是买煤矿的理由。     刘光芬的担忧并没有减少,道:“我跟着你爸也在乡镇干过,小煤窑根本关不绝。”     两人说着上了楼,正好遇到郭师母,听说眼前这个戴着项链和墨镜的洋盘中年女人是侯卫东的妈妈,她脸上的吃惊表情毫不掩饰,回家以后,对郭教授道:“听说小侯妈妈是小学老师,怎么打扮得怪模怪样。”郭教授道:“你别乱说,越是人老,就越要打扮得年轻,这是新思想。”郭师母还是嘀咕道:“我还是看不惯这打扮,小侯还比他妈要还要朴素许多。”     两口子正说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郭师母开了门,见到一位刘光芬在门外提着些东西,此时刘光芬已是恢复了本来面目,笑着道:“郭师母,侯卫东在这里住了几年,感谢你们关心帮助他,我从吴海县带了些山木耳。”刘光芬心细,早就听说儿子邻居郭教授中风,就特意买了些山木耳,这对病人有好处。     “刘老师,你真是太客气了。”郭师母还没有完全适应刘光芬的变化,郭教授在屋里道:“你们俩别站在门口,快请刘老师到屋里坐。”     刘光芬恢复了老太婆本色,郭师母便很是热情,将刘光芬让到了屋里,两人倒有些老朋友的感觉。     第二天是星期六,刘光芬一大早就与郭师母一起去买菜,她给儿子买了些小米、枸杞、红枣等食品,彻底调整了侯卫东冰箱的食物结构。     十一点半,刘光芬还是家里擦拭,侯卫东见母亲没有煮饭的意思,道:“妈,中午到外面去吃吗?”刘光芬道:“中午郭师母要请我们俩吃饭,她家丫头也要回来,听郭师母说,她家丫头还没有对象,我答应让你哥给她介绍。”     (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