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又一村 下(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东南亚金融危机,证明的日韩的大财团模式有很大的弊端,大宇集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这是一个教训……”     “对岭西和沙州来说,是挑战,但是我认为更是巨大的机遇……,国家欲扭转经济的下行趋势和消费趋冷现状,唯一的办法是拉动内需,对岭西来说,这就是机遇……”     “这一次金融危机,将推动产权的重组和清晰化,员工持股、引资量化、增资量化、破产改制等方法……”     侯卫东所谈的问题,都是这两年来昌全书记在会上反复讲的问题,他细致研究以后,将其最关注的问题抽了出来,果然,当他反言完毕之后,由于其内容和水准都与平常发言不一样,全场一片寂静,没有人急着在他后面发言。     郭兰作为组织部的两名青年代表,也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她见到侯卫东并不吃惊,可是听了侯卫东的发言却是大吃一惊,在益杨组织部,她短暂地与侯卫东作过同事,而且还是侯卫东的领导,侯卫东当时在科里只是做些日常*务,抄些报表,写点小豆腐文章,这些事情就是寻常高中生也能做,所以,在工作能力、知识水平这方面,郭兰实际上并不了解侯卫东。     当侯卫东发言结束,郭兰顿时产生了“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感觉,心道:“难怪他能成为益杨风云人物,确实是有水平的。益杨新管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他功不可没。”     “什么时代了,还借着组织的名义搞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封建遗毒。”郭兰从事组织工作已有好几年了,见到了不少官员的起起落落,祝焱调到茂云不久,侯卫东便从新管会被调到了科委,其中的原因,她看得很清楚。     团市委书记石磊是讨论会的组织者,他拿起了参加讨论者名单。问旁边的团市委副书记,“这是谁。他作了自我介绍,我没有听清楚,是我们团委系统的吗?”旁边一人道:“不是团委系统的,好象是益杨科委的。”石磊在名单是寻找着。最后定格于“益杨科委侯卫东”。     昌全书记也很意外,他对黄子堤道:“这个小伙子是谁,很有水平啊。”又道:“我怎么觉得他有三分面熟,我见过吗?”     黄子堤侧过身体,道:“昌全书记,你见过这个年轻人,他叫侯卫东,以前是益杨新管会主任,今年才调到益杨县科委。”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记起来了。我到益杨新管会去参观,就是他作了介绍,怎么调到县科委去了?”     “具体情况不清楚。”黄子堤补充道:“去年岭西报社对全省开发区进行了调查。益杨新管会综合排名在第四名,一个县级开发区能得到这样的排名,很不错了,我记得他是学法律出身的,在基层当过副镇长,还当过县委办副主任、新管会主任。”     除了侯卫东以外。黄子堤还安排了另外两人参加这次讨论会,从他的角度来说。这三人谁当昌全书记的秘书都可以,听了侯卫东的发言以及昌全书记的反应,他知道另外两个人没有基本没有可能性了,所以,他就特意向昌全书记推荐侯卫东。     昌全书记“嗯”了一声,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侯卫东,道:“看来我们沙州也有人才,也不仅仅是外来和尚会念经。”     侯卫东准备得充分,临场发挥也很出色,他给自己打了九点五分,发言完毕以后,他彻底轻松下来,他观察着昌全书记的表情,却发现昌全书记并没有笑容,他想起昌全书记喜欢稳重型的人,便将表情弄得更稳重一些,提起笔,准备认真做笔记。     包括团市委书记石磊在内,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场讨论会是普通的讨论会,只是青年论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已。     石磊将向昌全书记、黄子堤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