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无心之柳 十(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纯文字在线本站域名手机同步请访问     第八十八章无心之柳(十)     今天小桥很高兴,在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官路风流》的月票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有了51票,在所有vi书中,月票排名第44位,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小桥笑得很开心。     小桥很好奇,不知《官路风流》的月票最终能走多远,能否创出更好的成绩,让我们一起等待吧!     ………………………………………………………………     远在广州的蒋大力果然是信人,很快,钱就到了侯卫东帐上,而且,不是二万,是三万。     蒋大力说得很直白: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都在酒吧等娱乐场所泡着,专门陪医院的头头脑脑们花天酒地,除了毒品不沾,吃、喝、嫖、赌四毒俱全,赚钱快,花得更快,这三万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就算是支持好兄弟创业。     而对于侯卫东来说,这三万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三万元在手,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过,侯卫东并没有一下就把这三万元拿出来,英刚石场毕竟是合伙企业,他和曾宪则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按照侯卫东的想法,两人利润平分,曾宪刚也必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因为困难就减少责任。     这可能也是学法律带来的细致和冷冰冰吧。     侯卫东实事求是把镇里面的情况给曾宪刚说了一遍。道:“我没有贷到款,回家又借了一万,家里也没有钱了。你还是要想办法,基金会的宗旨就是服务当地村民,你直接去找粟镇长,请他出面帮你贷款。”     曾宪刚原本指望着侯卫东再找两万元来支撑局面,没有想到他空手而回,前期投入了这么多,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咬了咬牙,道:“为了开矿。我已经将所有家产全部搭进去了,现在只有拼了,我和黄站长有些交情,我直接去找他。”     他是第一次办企业。一下子投入这么多,心里实在没有底,但是他相信侯卫东一定能想着办法把石场搞活,也就孤注一掷了。     曾宪刚找黄站长贷款,尽管是熟人,前前后后还是花了一个星期,侯卫东还特意借了五百块钱给困窘的曾宪刚,让他请客吃饭,最后。贷下来一万元,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九千,另外一千元就给黄站长作了回扣。     贷一万元。黄站长居然敢吃一千的回扣,这大大地让侯卫东开了眼界,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二姐侯小英对于贷款信心十足,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机关工作人员,大部分工作人员只能穿六七十元一双的皮鞋,而基金会的人就能穿三百元的皮鞋。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同一个镇政府。同一座小楼,里面的人却过着不同的日子。有句老话叫做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侯卫东读大学时,还信了三分,如今活生生的现实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因为分工不同,才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     在侯卫东的坚持下,石场按时发放了二十三名村民的工资,准时得到工资,让村民喜出望外,杂交水稻推广以后,农村基本不缺粮食,就是缺现金,虽然每月只有四百五十元工资,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也是一笔数目可观的收入,有一家夫妻俩同时在石场上班,一下就拿到了九百元钱,小两口很高兴,就去买了一个猪头,在自家的池塘里打了几条鱼,就在石场煮了,请侯卫东和曾宪刚喝酒。     石场的坝子,曾宪刚的妹夫搬了两张大方桌,二十多人围在一起,吃肉喝酒,气氛极为热烈,看着拿了钱的村民高兴的样子,侯卫东也感到了丝丝满足。     能够解决村民的困难,给村民带来欢乐,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等到交通局工程队进场以后,英刚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